银耳装进罐里卖
提高附加值 主打“有机”牌
□本报记者 庞峰伟
“以前论斤两卖,现在按罐箱卖!”9月6日,通江山霸王野生食品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公司董事长牟桄亿感慨。记者看到,生产线上,筛料、熬制、封罐、杀菌、包装一气呵成,最后形成银耳汤的罐装产品。
通江县商务局负责人介绍,通江银耳虽一直名声在外,但产量较低,近些年规模有所扩大,但依旧缺少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如何突破瓶颈?该县与相关企业不断尝试,打造“有机”品牌,开发高科技含量产品。
在山霸王、裕德源等公司的种植基地里,记者发现,每一排银耳菌棒下都放着3个小铁盆,盆里放的是猪油、菜粕和白糖调制的溶液。技术人员介绍,银耳易招螨虫,这些小铁盆的作用就是来吸引这些害虫的。“我们用这个办法来杀虫,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确保了产品“有机”,附加值又如何延伸?近年来,通江将食用菌产业列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科研机构”和“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科研机构”的模式,进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同时,帮扶企业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并不断延长银耳综合利用开发的产业链,助推银耳销售从初级加工食品原料到深加工产品迈进。
银耳汤、银耳茶、银耳胶囊……如今,通江银耳已不仅仅是论斤卖的初级产品,而是有了更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据牟桄亿介绍,公司去年实现产值过亿元,在通江建立了十几个基地,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新闻推荐
走过2014年,在全面依法治市实践中涌现出许多巴中新故事。这一年中,数名专家走进该市市委常委会会议室,给市委常委们讲解宪法、规划法等法律知识;这一年中,5个县(区)及巴中经开区、37个市级部门“一把手...
通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