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七旬老人50年采录万首民歌

四川日报 2014-03-14 13:54 大字

“大田薅秧叶叶黄,薅好薅坏无心肠,又要趴下扯稗子,又想抬头望小郎……”在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上,一首《薅秧歌》给很多现场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首作品出自一位71岁的老人黄定中之手。在长达53年的时间内,他踏遍大巴山的山山水水,采录了10400首巴山民歌,并力推其中不少民歌唱法入选非遗。

□王兴元 本报记者 吴晓铃

跋山涉水收集民歌

黄定中在上世纪70年代是通江小有名气的“农民诗人”。他喜欢写诗,因此对民歌也渐渐有了兴趣,“别看《巴山背二哥》、《打夯歌》这些都是农民唱出来的,可是语言诙谐风趣、赋比兴运用得非常巧妙。”到农村时,黄定中随时在衣兜里揣着纸笔,只要有人唱歌,就记录下来。《山歌不唱冷秋秋》、《最穷不过背二哥》等200多首充满地域特色的民歌被他先后发表在《四川文学》等刊物上。

黄定中说,大巴山很多民歌仅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留传。为了把这些原生态的音乐文化保存下来,他曾在1979年和同事徒步80多公里,从通江县城翻山越岭到诺水河镇找一位叫蒲兴国的农民,请他唱《巴山背二哥》。遗憾的是,这位农人已经记不全歌词。1981年,黄定中陪画家罗中立到青峪乡采风,听说该乡垭口梁村69岁的村民杜何氏会唱《巴山背二哥》全本,他冒雨走了3个多小时山路,终于得偿所愿。不仅如此,他还从杜何氏这里采录了《十里坪》全本,而这首民歌被民间文学理论家洪钟誉为“可与《孔雀东南飞》、《格萨尔王传》媲美。”

让更多人参与收集民歌

“这些民歌洋溢着地方风情,是一方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的载体,如果没人唱,就太可惜了。”言及为何坚持多年收集民歌,黄定中如此回答。为了让更多人加入民歌收集的阵营,他还和同事举办培训班培养采风骨干,在通江组建了几十个民间文学采风小组。这个队伍曾经一度壮大到300多人,他们深入通江的乡镇,捕捉最原汁原味的大巴山文化。而黄定中在1987年的时候,就已经采访了1500多名歌手,采集的民歌多达上万首。他参与编印的《通江民间文学资料集成》收录了很多巴山民歌孤本,被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纂委员会认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如果没有黄定中采录编印民歌,巴山民歌也许就消失了。”通江县文化馆馆长李平感叹,黄定中收集民歌异常认真,除了记录歌词,还会把曲调也用简谱标记下来。后来有了条件,就随时带着老式的三洋录音机下乡。这些原汁原味的民歌,在文化遗产渐受重视的当下,频频位列非遗名单。李平透露,除了《巴山背二哥》成为国家级非遗,黄定中采录的《十里坪》、《月儿落西下》、《通江石雕》、《豆芽葱蒜叶》等也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其实我一点不想这些民歌以后就收进博物馆成文物了。”黄定中说,他永远记得当年下乡时听一位背二哥扯着喉咙唱山歌的情景,“在别人眼里他是辛苦的,可那一刻我觉得他是快乐和幸福的,这就是民歌的魅力。”

新闻推荐

大巴山古村落 明清建筑现存28套

□王兴元本报记者吴晓铃文/图在通江大巴山深处,至今保留着一个原貌基本完好的犁辕坝古村落。5月17日,当四川文化学者、省委党校专门从事四川村落民居研究的孙和平教授到犁辕坝考察时,忍不住感叹:“这...

通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