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古白石县遗址 巴国腹地的文化交流通道

四川日报 2012-11-30 17:20 大字

斗拱飞檐的官式古建筑,曲径通幽的青石板古道,栩栩如生的唐代摩崖石刻……走进通江县文胜乡白石寺村,两只“凤凰”迎面而来,距今1460年的古白石县遗址就坐落在这双凤山间。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白云翔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等专家眼里,“古白石县遗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研究古代南北方佛、道、儒文化在巴国大融合的重要载体。”近日,省文物局将古白石县遗址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兴元 本报记者 陈四四 文/图

山林中掩藏秦道汉墓

白石寺村地形像两只凤凰。走进双凤山,只见青石板山路两旁杂草丛生、林木葱郁。“这些道路的历史,或许比古白石县还要早。”白石寺村村支书段绪尧从小就喜欢研究白石寺村的历史,他告诉记者,按照《华阳国志·巴志》、《寰宇记》等记载和老人们的传说,自秦巴联合抗楚始,自汉中至达州的王道就经过白石寺村,唐宋更为“川陕往来要隘”、“茶马要道”,道旁有碑刻,后人亦称洋壁道、碑坡古道。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交通要道。”据历史文献记载,楚汉相争时,萧何把永安得汉城囤积的粮草从秦道输入汉中,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唐时,北方的石窟、佛教、医术等从中原流入四川,南方的道教、巴文化经此传至中原。明清时,往来商贾更是络绎不绝。

今年3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国内专家到此考察。在密林中,专家们发现两座古朴而神秘的汉墓。墓四周松柏繁茂,但千百年来墓顶寸草不生、飞鸟不歇。当地传说,清末民初,有人挖墓盗宝,但圆形方形汉砖、绳纹饰瓦、布纹瓦、陶片等砌成的墓壁异常坚固,六七人至天明才掘开2尺。又墓顶上覆石板,光滑如水,与四壁严丝合缝,当盗墓人打烂石板后,或失明或失语,半年后皆死亡,后再无人敢盗墓。传说无法证实,墓顶的奇特现象有待专家求解。

石窟造像艺术令人惊叹

公元552年,西魏朝廷在此置县,以境内白石川为名,称为“白石县”。到北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白石县纳入通江县,置县520年。

唐时,建县必造像。由此习俗,当时白石县附近也有大量石窟造像。通江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席凯说,如今,古白石县遗址附近,还保存着窟龛18个,造像239尊,碑刻1通,造像多为佛道合龛造像,是研究四川佛道合龛石窟艺术和佛道并存发展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其中,今年7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佛尔岭石窟为唐大中十四年 (公元860年)所建。最具特色的是东区7号龛佛教造像龛,现存造像23尊,外方内圆龛,龛楣饰卷草,主尊着菩萨装端坐菩提树下说法,身后有宝瓶背屏和卷草纹桃形头光,龛顶四身飞天。其构图别致,雕刻技法精湛细腻,堪称唐代石刻之精华。

白石县在宋代纳入通江县后,县城逐渐废弃,明成化年间,当地人在此遗址上修建起白石寺。

新闻推荐

托起大山里的希望 他在这头,她在那头

每当在教室外远眺山岗思念妻子的时候,廖占富就会想起余光中《乡愁》里的名句: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本报记者吴晓铃3月,大巴山最美丽的季节。油菜花绚烂,山林披绿。一位妇女在羊肠小道上匆匆行走,她...

通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