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中本报记者向朝伦对不起我碰到您了奶奶我帮您拿东
□张海中 本报记者 向朝伦
“对不起,我碰到您了……”、“奶奶,我帮您拿东西……”如今,在通江县的校园里随处可以听到这些礼貌用语,学生们谈到理想,也从之前的追星、享乐,转变为更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这一切源于通江县2012年初开始的一场红色育人“革命”。
通江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有着厚实的红色文化基础。今年,该县积极开展走进情感、走进生活、走进学习的“三走进”主题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与“主题家访”、构建家校“立交桥”活动融会贯通,让机关干部、学校教师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建立“1+1”帮扶机制,着力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潜能生”、品德上有缺点的“德困生”、经济上有困难的“贫困生”、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生”,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通江县是全国首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县。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董洪卫一个人联系了5名留守儿童,他定期去家探访,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并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在家校共育的影响下,同学之间形成了相互照顾、相互关心、“你有困难我帮你”的良好局面。
一直以来,通江县以传承红军精神,争做“四好”少年为目标,把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每逢双休日,人们还会见到一些“红领巾”小分队手执小红旗、头戴小黄帽,在街道做义工,在王坪烈士陵园里做“文明小导游”。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尹勇“与农民交谈,也听到两句‘名言\’:‘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不怕苦干,就怕白干\’。”这是记者从1996年10月30日四川日报第一版上报道“巴中经验”文章中读到的一句话。“宁愿苦干,不...
通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