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搬进田园娃娃们在劳动中成长

四川农村日报 2020-11-14 06:33 大字

(紧接01版)蒸红薯和花生……活动结束,一同游览了川东北首家巴山农耕文化陈列馆——蔡家大院,让孩子们浸润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

平昌县着力打造驷马现代农业观光园、三十二梁茶叶园、土兴青花椒产业园等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小角楼酒业、电商物流园等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敬老院、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为服务性劳动基地。每所中小学以所在地的核桃、茶叶、花椒等产业园为基础,建设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参与耕地、播种、除草、浇水、施肥、收获全过程,开展劳动知识培训、技能竞赛,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有了明显改观。

“首先移动健康带土的植物,然后用铲子轻轻地转动松土,便于植物根系更好扎根在地下……”在核桃产业园,澌岸小学语文教师付丽君边示范边指导学生补种植物。“实践基地与学科知识融入,让学生们更好理解课本上知识,让孩子们懂得基本种植的经验,收获劳动的快乐。”付丽君说。

开展主题活动让孩子真成长

“看,王子鑫采摘茶叶这张照片好帅!”信义小学三年级二班的孩子们围在最美劳动角模范示范区,兴高采烈地讨论。

平昌县积极拓宽劳动体验的渠道,全面打开家校共育的通道,开展最美劳动“留心寻”、名家进校“手艺传”、劳动技能“对对碰”、个性劳动“智慧创”等主题活动,培养劳动情怀、储养劳动能力,涵养劳动品质。

“最美劳动‘留心寻’主题活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云端共享把孩子在家劳动的场景、在体验园地、实践基地活动的画面多维度呈现出来,通过班级最美劳动文化角、校园最美劳动墙、最美劳动区展现出来,并组织师生评选身边‘最美劳动人’,见证精彩瞬间,感悟劳动魅力,幸福感在劳动中得到蔓 延 ,学 生 真 正 得 到 成长。”信义小学校长谢锋华打开智慧教育云平台说。

11月5日,荔枝小学正在开展劳动智慧创活动,孩子们把白菜叶、玉米皮当“布料”,制作服装,设计包装,拍摄“我技我秀”微视频,学生的创作力被激活。

“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而是让学生用身体去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用整个的感观去理解和演绎现实的生活,用全部的心思与智慧去诠释人性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平昌县教科体局负责人观摩活动后表示。

新闻推荐

还记得4年前通过本报寻亲的李金平吗? 33年后重逢 她给妈妈包饺子

“妈妈,我自己找到家回来了!”8月9日上午,满脸泪痕的李金平浑身颤抖地抱住了母亲张国秀。李金平出生的第11天,就被人抱到了河...

平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