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4年前通过本报寻亲的李金平吗? 33年后重逢 她给妈妈包饺子

达州晚报 2020-08-10 09:17 大字

“妈妈,我自己找到家回来了!”8月9日上午,满脸泪痕的李金平浑身颤抖地抱住了母亲张国秀。李金平出生的第11天,就被人抱到了河北邢台。

在通川区公安分局、宝贝回家志愿者、新闻媒体、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经过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李金平时隔12124天终于重回家乡,并第一次拥抱了亲生母亲。

出生11天就被抱走

从小,李金平就知道自己是抱养的。养父上街买菜时,听说村里有个女人从四川达州抱回一个女婴,他便上门将女婴带回了家,这个婴儿就是后来的李金平。李金平的养父从小被亲生父母遗弃,养母有智力残疾,家中只有李金平一个孩子。尽管没有血缘关系,但李金平仍然备受养父母宠爱。

李金平曾无数次幻想亲生父母的模样,但她从未告诉任何人,“害怕养父母伤心。”但随着养父母相继离世,李金平感到了深深的孤单。等她也成为母亲后,愈发想知道亲生父母如今过得怎样。

2015年,李金平在宝贝回家寻亲网站登记了信息。在寻亲志愿者的帮助下,她找到了曾经的知情人,获得了几条重要线索:她出生于1987年5月20日,她被抱走那天是端午节,当时她刚出生仅11天,她的老家是通川区碑庙镇何家山附近一个村子。

多年寻亲终现转机

2016年4月19日,达州晚报刊登了李金平寻亲文章《才出生11天就被抱走 河北女子想回碑庙老家》。相关报道迅速引起不小的反响,各种线索汇聚过来。但经过宝贝回家志愿者逐条分析、比对,这些线索都被一一推翻。

“我们以碑庙镇何家山为中心,发动乡镇干部、派出所民警一起寻找,条件有一点符合的,我们都不放过。”通川区公安分局民警告诉记者,警方对符合条件的、有失踪儿童的家庭都提取了DNA样本,但均未与李金平的DNA比中。

随着筛查范围不断扩大,今年5月,在与碑庙镇何家山相邻的巴中市平昌县云台镇,民警终于找到疑似李金平母亲的张国秀,以及疑似李金平姐姐的葛朝敏、葛朝琼。因张国秀老公已去世,民警便提取了张国秀、葛朝敏、葛朝琼3人的DNA样本,送到市公安局技术中心进行比对。

“经技术中心鉴定,张国秀正是李金平的亲生母亲。”DNA鉴定书很快出炉,通川区公安分局民警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金平和张国秀。

带着饺子见妈妈

今年8月8日,李金平和老公及两个儿子,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以及一份特别的礼物——李金平亲手为母亲包的饺子,踏上回乡的火车。

另一边,等待女儿归来的张国秀内心更加复杂,激动、忐忑、愧疚……“我是被迫无奈,才把她抱给了别人!”张国秀全身颤抖、流泪不止,不停重复着这句话,“我没有一天不想她,我不是不想找她,我怕打扰她的生活,担心她不原谅我。我想,只要她还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我这个妈妈心里就满足了。”

姐姐葛朝敏说,“我们找过妹妹几次,都没有结果。我们以为她在达州,没想到她去了那么远,苦了她了啊!”

“妈妈,我自己找到家回来了。我又有家了,我还有姐姐,我太幸福了!”昨日上午,李金平终于见到了母亲张国秀,她紧紧抱着母亲,哭腔中尽是重逢的喜悦。

回想多年寻亲之路,李金平颇有感慨。“一路走来,宝贝回家志愿者、警察同志、媒体朋友和社会爱心人士一直陪伴着我,我想放弃的时候,是他们一次次鼓励我。终于,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

□本报记者 赵曼琦 见习记者 李彦达

新闻推荐

平昌县 “两癌”筛查在行动

家庭与生活报讯为关爱妇女身体健康,提高平昌县广大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两癌”的发病率和...

平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