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努力建好省级特色小镇 ——达川区石桥镇创建省级特色小镇纪实

达州日报 2018-03-02 10:37 大字

[摘要]——达川区石桥镇创建省级特色小镇纪实

石桥新村聚居点全貌

达川区石桥镇位于达川区西部片区核心区域,距主城区61公里,素有达州“西大门”之称,是达州市著名的古镇。近年来,石桥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省级特色小镇创建与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相结合,紧紧围绕“三个坚持”统揽各项具体工作,探索出一些可以借鉴和复制的经验。

一是坚持用小资金撬动大项目。利用百镇建设资金,先后争取到中央污水处理专项资金1000万元左右,建成污水处理厂;利用百镇建设2016年支持资金,启动景观大道和红星广场建设,获得农发行旅游扶贫贷款1亿元左右,目前正在做贷款调查;由于在建项目的经济效益日趋显现,已有上海绿地等房产开发商表达用PPP项目模式保护开发古镇意愿,项目资金的放大效用日益明显。二是坚持用小指标获得大支持。用足百镇建设有关土地指标政策,建成污水处理厂和两处泵房,彻底解决场镇生活污水直排难题;同时,上级给予该镇今后3年用地指标500亩,为长足发展留下足够空间。三是坚持用新理念赢得大发展。该镇坚持规划先行,主张“策划-规划-建设”思路,实行组团式发展,既保留现有小镇的特色,又为未来小城镇发展明确了方向,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坚持宜居为纲 全力推进场镇建设

坚持环境改善为重,全力改善镇区环境,累计投资近800万元对巴彭线两旁的人行道共24000平方米进行了彩化,对主干道路灯进行了重新安装;新增临时停车位87个,新建载重车临时停车点2个;投资120万元对国道542线过境公路两旁进行了绿化;对列宁公园进行补绿;以场镇主干道建设为突破,完成园丁街、柳阳路等4条主街道长4.9㏎市政道路建设,实现主要街道道路全部硬化,实现场镇面貌改变与群众满意双丰收。全力打造城镇风貌,以红色为主题,以川东民居为主要风貌,统一列宁街风貌,将景观大道沿线房屋全部规划为仿古建筑;在石桥中学周边新建传统美德文化墙1座;将东升花苑原3处“两违”工地整治建设成群众自办坝坝宴场地,一举扫除群众沿街办宴恶习。全力建设美丽乡村,以场镇为中心,全面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为冯家大院、冉家大院等具有川东民居特色的村落添置消防器材;启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先后建成茅坪村聚居点、八一村聚居点和冯家庙村聚居点。

坚持产业为根

努力推进产业发展

围绕打造文化体验小镇,初步形成文化体验产业,全年吸引外地游客逾百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6万元,带动住宿、餐饮业实现收入1682万元,带动房地产业实现收入1549万元,带动文化、体育、娱乐业实现收入378万元;以列宁街为主线,沿线新建红军文化陈列馆、列宁湖、列宁雕像、列宁广场、红军牌坊和悦来客栈等人文景观,恢复红九军政治部旧址、孙记麻花、石桥米酒鱼等古迹和名吃;修葺法门武术馆和红军俱乐部,突出红色主题,形成红色氛围,增强游客融入红色文化的体验和愉悦;深度挖掘四座清代石牌坊所蕴含的孝善本意;结合节假日广泛开展“烧火龙”、法门武术、翻山铰子表演,让游客参与其中,深切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进达州格林威武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2800万元,在场镇周边规划区外的6个村,创建川东北柑桔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规模12000亩,现已流转土地2000亩,栽种600亩。全镇文化体验产业发展生机勃勃。

坚持文脉为魂

大力推进文化保护

石桥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淳厚的民俗风情,更有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红色第一街”。不仅有喜闻乐见的孔明灯、小丑剧、打花鼓、金钱板、抬花轿、踩高跷等,还有广为流传的川剧坐唱、打腰鼓等,其中“烧火龙”和“翻山铰子”已被确定为省级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文化部命名为“烧火龙之乡”;石桥镇也因此于1981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农村文化艺术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91年被省建设厅列入“全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国家旅游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将“石桥列宁街”列入川、陕、渝红色旅游经典区,2007年石桥镇又被四川省评为“首批民间艺术特色之乡”,2013年列宁街石牌坊及红军标语,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进入全省100个重点镇之列,200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镇,2014年再次被列入全国重点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门武术在区政府指导下,已全面走进校园,每年培养学生300余人,为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准备了坚强的人力保障。

坚持民生为重

合力推进配套工程

全镇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公共设施基本具备。拥有便捷的道路交通,达巴铁路穿镇而过,在场镇附近建有石桥火车站;国道542线横穿场镇,是达州、巴中两市的主要干道,石佛路连接达川区和平昌县、渠县三区县8个乡镇,石洛路连接达川区、通川区和平昌县三区县7个乡镇;规划中的平渠广高速公路,也将在石桥设出口。镇域内油化主干道5公里,场镇道路面积达到109.2万平方米,道路里程达到136.5公里。全镇20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水泥路。建有完善的公用设施,建有高完中1所,可容纳学生7000余人,建有中心小学2所,村小2所,民办幼儿园5所;建有公立医院1所,拥有病床200张,私立医院1所,拥有病床80张,设有乡村卫生室24个;建有敬老院1个,可收纳老人40个,建有老年康复中心2个;建有便民服务中心1个,建有场镇避险场所6个,乡村避险场所20个。

坚持创新为主

着力推进机制优化

该镇在破解要素制约中大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投资4300万元建成石桥自来水厂,实现场镇居民38000余人、农村居民12000余人安全饮水;通过建立燃气公司,使场镇居民85%用上了天然气,月平均供气量可达15万立方米;通过场镇电力改造升级,电力可供量达到5000瓦小时;以下水道整治为重点,投资760万元对主干线4400米的下水道主管网进行改造升级;投资3000万元建成石桥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0.3万吨。创新场镇经营管理方式,采用政府服务外包方式,将垃圾收集清运业务承包给公司,实行公司化经营;组建场镇供水公司,将供水业务社会化;引导社团成立协会,成功组建商会,实现个体私营业主自我管理,全部纳入政府统一考核,实现全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行动。

□杨勇 本报记者 侯建中 覃鹏举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巴中产”要有特色和优质两个属性 ——说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那些关键词(6)

由之特色农业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巴中产”“巴中造”,强调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战略。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的“巴中产...

平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