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播撒大巴山 ——记巴中心烛公益志愿者王玉君
[摘要]——记巴中心烛公益志愿者王玉君
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他不曾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奉献;他不曾惊天动地,却总是温暖人心。他时常把留守儿童、贫困孩子和孤寡老人的冷暖牵挂于心,尽己所能,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他就是王玉君,1985年8月出生在巴州区梁永镇, 2013年2月参加公招考试,被安排在松岩村小学任教。到松岩村小后,他通过家访,了解到村里95%的孩子是留守儿童,严寒的冬天,有的孩子脚趾头还露在外面、穿的裤子前面有补丁,后面有“风洞”。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从那一天开始,他便萌发了组建爱心团队的想法,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2013年11月,在巴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指导下,巴中心烛公益志愿者服务分队成立了。
“昨晚我做了个梦,梦见学校有宽阔的水泥操场,我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打篮球和嬉戏……这个梦要是真的该有多好!”这是松岩村小一名学生写在作文中的话。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王玉君的灵魂。几个晚上,王玉君都辗转难眠。之后,他通过微信、QQ等渠道联系社会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为孩子们筹集修建操场的费用。短短10多天,在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公益项目—“一校一梦想”、南通梦田公益、南通彩虹之心义工社、巴中市青年志愿者直属大队和900余名社会爱心人士的联合支持下,筹集了近8.5万元爱心款。在王玉君的带动和感染下,操场硬化时,400余名村民都来义务投工,70多岁的老书记蒲德邦率先加入了这支爱心队伍,没有水管,老书记主动掏钱买来水管,哪里缺劳力,他就到哪里出现,深夜12点,他还协助工人给操场收光。积极投工的还有88岁的蒲福邦老人,60多岁的村民蒲正俊,虽然自己身体不是很好,但他每天早上6点就到工地帮忙。他常常鼓励参加义务工的乡亲们:“这是造福子孙的好事,自己出点力算个啥呢?我们大家人多力量大,把这件事做好才能给社会爱心人士一份满意的答卷。”
半个月时间,松岩村小的“快乐操场”圆满竣工,王玉君又请来工人把教室和办公室贴上地板砖和墙砖,为教室安装防护窗、修花台……
这只是王玉君公益服务中的一件小事。3年多来,他带领的志愿者团队行程8000多公里,结对帮扶通、南、巴、平的贫困学生和困境老人100余人,传递价值300余万元的爱心物资20余万件,分发爱心款60万元左右,3000余人受益;他为平昌县镇龙镇7所村校建起微型图书室,给4所村校配了英语点读机,给4所村校建起多媒体教室。通过微信筹款、联系明星捐助等方式,硬化了松岩村小、宝珠村小、跳石坪小、白云村小、中岭村小、十字垭村小的操场。2016年4月,王玉君被中共巴中市委宣传部、巴中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2016年度第一季巴中市‘助人为乐\’好人”;2016年12月,王玉君被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第七届四川省青年优秀志愿者”称号。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如今,王玉君的心烛公益小分队已经有十多名成员,经常性参与的骨干成员就有陈君忠、苟嘉松、陈万强、张巧榕、张会英等5人。尽管他们都是来自异乡的年青教师,但他们尽自已所能,在巴山腹地播撒爱心,传递温情,把帮助他人视为一种责任,把扶贫济困当作一种快乐。
(本报记者 杨永忠)
新闻推荐
近年来,平昌县法院驷马法庭为解决辖区人口多,人员配置紧张问题,创新举措,开启“1+3”模式,打造司法为民新平台,取得良好效果。“1”即“一巡回”,指巡回审理。选取较为典型的案件,在庭审结束后积极开...
平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