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南龛山上10多万红军烈士被铭记
□王兴元 本报记者 李思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6月24日下午,激昂的歌声在巴中南龛山上回荡。“本学期最后一次班会正逢‘七一\’前夕,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听革命故事,学习革命前辈的精神。”巴中市第二中学初二12班班主任向建煜说。
走进碑林,周围绿树掩映、芳草茵茵,纪念碑前放满了鲜花。作为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这里的每一块镌刻着烈士英名的碑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坚持23年搜集行走70多万公里
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中心,矗立着一座10米高熊熊“燃烧”的“火炬”。“这是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的标志碑。”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馆长周宓说。
“火炬”碑身呈梭标头造型,三棱六面,上有张爱萍上将题写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碑名,红四方面军军旗和红四方面军1927年至1937年间的战斗路线图等。
沿碑林西行,是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半身塑像立于园中。“塑像纪念座下的三级U形阶梯,代表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后合为一级,表示三军会师后合为一体。”周宓解释道。
以纪念像园为中心,左右两边依山就势建有纪念碑林长廊,纪念碑上镌刻着红军将士的个人简历、头像等。“碑林长廊外,还停放有一架战斗机和两门‘三七\’高炮,好似守护革命烈士们的英灵。”周宓说。
为了弥补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功能不足,巴中市1993年开始筹建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搜寻曾经在川陕苏区战斗过的将士名录是一个浩大工程,一大批工作人员坚持23年,行走70多万公里。”周宓回忆,他们从全国29个省市收集到1万多红军将士名录和10多万红军烈士名录,及2000多件红军将士纪念物品、红军史料近2000册共3亿多字……将帅碑林从无到有,规模逐步扩大到占地120余亩。
12万巴中人参加红军4万人壮烈牺牲
记者参观碑林时,巧遇从湖北麻城赶来祭拜的老红军子女陶西南。她告诉记者,父亲陶怀德1932年加入红军,九死一生,到前两年去世时,身上还有一颗没取出的子弹。
周宓告诉记者,将帅碑林安眠着500多名红军老战士,每年清明、纪念日,都有不少当地群众和省内外红军后代、烈士亲属前来祭拜悼念。“但即使这样,这个碑林也只安葬了革命先烈中的极少部分。”周宓介绍,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主力1.5万余人战略转移至巴中,开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而当时巴中30万人,就有12万人参加了红军。其中4万多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生长于巴中平昌县的刘伯坚烈士就是其中之一。”周宓说。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光辉的历史,除了修建碑林纪念馆外,巴中还在位于南龛山腰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巴中纪念馆基础上打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博物馆以大量文物、照片、图表、美术品、沙盘、场景为组合,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展示了1932年12月至1935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创建、巩固和发展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目前,巴中市已选址南龛山顶,新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暨将帅碑林纪念馆新馆,主体工程已全面完成,正着力推进陈列布展工作。”周宓说。
新闻推荐
法律进学校利用旅游节,向群众发放法律资料王非本报记者张伟“六五”普法以来,平昌县以“法律七进”为抓手,重点围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青少年法治教育以及法治示范创建,深入推进普法教育创新实践,打造...
平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