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飞”出去的合作社

乐山日报 2016-03-03 18:57 大字

下种挖沟■本报记者 马锐 文/图

2月28日,记者在五通桥区冠英镇新街口村看到,几十名村民分别在一排排大棚内挖沟、下种,大家趁着晴好天气加紧种植生姜。几个月后,这些生姜将销往成、渝、江浙等地。

“这边还有一些漏掉没翻的,麻烦快点把它弄好,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五通桥区勤丰生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小平站在一旁指挥着大家。“这8000余亩生姜种得好,出产时才有好质量,我还得去别处看看。”说着,张小平便跳上车向市中区安谷镇奔去,合作社在那里还有种植基地。

如勤丰这样跨区域经营的合作社在五通桥区还有很多。目前,该区已建成12个跨区域专合组织,其中4个跨省发展,覆盖近10个特色农业,带动农户5.39万户,实现年产值13亿元,占全区专合组织年产值的65%。

卖出去  能人领路闯市场

“有市场才会有生产。专合组织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必须具备敏锐捕捉和及时应用市场信息的能力。”王诫是乐山市馨泉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说起跑市场他颇有感悟。

“五通桥农民懂技术,出产的果蔬产品质量都不错,但本地市场毕竟太小,价格也上不来,我们很早便把眼光放在了外面。”王诫介绍,乐山市馨泉兴蔬菜专业合作社依托在五通桥区牛华镇路边村的种植基地,加上走出去到井研、仁寿、简阳等地收购订单,通过跨区域设置营销窗口的模式,公司在北京、大连、西宁、兰州等地建立销售网点,瞄准目标市场客户需求,打通了销售渠道,加紧抢占外地市场。

“四川的辣椒酱在一线城市很受欢迎,但是当地自然条件和高昂地价不适合规模种植,这种不适合便成了我们的市场空间。”王诫对记者说,“像北京‘咖喱咖喱\’、‘江边城外\’这样的大型餐饮企业每年要消耗300多吨辣椒酱,‘馨泉兴\’向他们供货一年销售额就达2000多万元。能打进这样的大市场,公司窗口营销功不可没。”

“飞”出去  靠近市场建基地

“五通桥区耕地面积狭小,面对人均耕地不到1亩的现实难题,根据市场需求整体复制发展异地规模化种养基地便是一个出路。”五通桥区委农工办综合股股长帅培学以该区养鸡协会在海南建立基地为例,给出了这样一串数字:海南省鸡蛋年消费量近10万吨,均价高出乐山市场近10%,而每羽蛋鸡的纯利润高出本地近50%。

2008年,五通桥区养鸡协会找准商机,投资500余万元,在海南省文昌、三亚市创建3个规模化养殖基地。在拓建区外基地过程中,养鸡协会在海南基地只雇佣了50名饲养工人,从鸡苗、饲料、疫苗到养殖技术全部来自五通桥,协会借助强大的成套技术优势,又迅速在海南复制发展养殖基地6个,培育蛋鸡60万羽,年产禽蛋近1万吨,占据整个海南市场的10%,年销售收入9000余万元,利润达1800万元。“协会生产的鲜鸡蛋直接供应大市场,深受当地市民青睐。”帅培学说。

同样在外地建有基地的还有五通桥区芽芝春茶叶专业合作社。不久前,合作社负责人刘军同区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跑了一趟巴中,“芽芝春”在平昌县同其他商家合作共建的千亩茶园面临一些政策和技术问题,农业部门主动出面帮助协调解决。

“政府非常重视我们跨区域发展,在资金、用地、技术等方面给我们很大帮助。”刘军告诉记者,“2015年,五通桥基地茶叶收成不错,但当时合作社茶厂加工设备不够,在匆忙购置了揉捻机和杀青机后,政府很快给合作社到账了6000元的农机补贴,算是解了一时之困。”

“前有广阔市场,后有政府撑腰,这走出去、赚回来的事儿,合作社充满信心。”刘军说。

新闻推荐

平昌“中药材+”模式带动群众增收

四川经济日报巴中讯(记者何菊)“在政府的指导下,我们通过‘木本药材+草本药材’模式,不仅确保皂角刺等木本药材高产,而且套种的丹参、益母草等草本药材也变成了\‘宝贝’,亩均附加产值能达到2000-3000...

平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