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巴中“归雁经济”强势崛起

四川经济日报 2016-02-23 23:46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何菊 张萍

巴中,山中水中入画之中!

这里,不仅是著名的红色圣地,更是一片开放的绿色沃土!

这里,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有着丰富的绿色资源……更有着强劲的后发优势!

巴中市委书记李刚说,近年来,巴中紧紧抓住中央、省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机遇,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省较好水平,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国省干线纵横相错,巴中已成为四川北向、东向的开放前沿和桥头堡,随着巴中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发展优势愈来愈明显。当前,巴中正步入了政策红利集中迸发的特殊阶段,区域性市场刚性需求巨大,处处充满商机。巴中将视每一位投资者为发展巴中的源动力,竭诚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大开放中,巴中正成为倍受投资者青睐的新兴开放高地。“十二五”短短五年时间,巴中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超过1300亿元,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从十亿级到百亿级再到千亿级的“三级跳”。

大开放中,巴中巧打亲情牌、政策牌、机遇牌,使得“归雁经济”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又一强劲新引擎。

回引工程 有行动、有创新、有成效

“乡情亲情情系故里,干事创业业兴桑梓。”如今在巴中的城市、乡村,回乡创业已成为外出打工者的一种时尚。

“风筝飞得再高再远,线总是在家乡系着,他乡异地再好,却非久留之地,我的根在平昌,故乡才是我创业发展的地方,我走出去就是为了早一天能够更好地回乡发展。”在近日举行的“巴中平昌回引创业事迹报告会”上,巴中渝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企业副总经理张国才可谓说出了众多参会者的心声。

心声吐露的背后,源于巴中大力推行的“回引工程”的感召。

作为劳务输出大市,近年来,巴中立足优势,采取资金帮扶、政策支持、亲情感召等多种方式,大力实施“回引工程”,发展“归雁经济”,通过精准对接回引、搭建创业平台、构建服务体系、强化金融保障等举措,引导农民工、大学生、企业家等返乡创业,挖掘劳务经济新的内涵,形成了“人才回乡、信息回归、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良好局面。

“支持农民工和巴中籍企业家等人员返乡创业是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举措,是后发地区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巴中市政府一负责人介绍说,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劳动者主体的思路,深入实施“回引创业”工程,一大批在外人员实现了由打工者向创业者的嬗变,正成为新常态下推动巴中加快发展、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数据印证了亮丽的成绩:巴中自2012年深入实施“回引创业”工程以来,持续优化创业环境,先后建成20多条创业商街和一批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其中省级创业园2个、市级6个。共招引3.2万多名在外人员,以独资型、合资(合作)型、外联型、转移型等多种形式回乡创业兴业,创办各类企业及经济实体2.6万个,投资总额达54.3亿元,带动就业8.5万人,使回乡创业人数、投资额度年均增幅保持31%、27%。

“回引工程”激扬创业潮,各类创业英才、创新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点点星火,在巴中蓬勃兴起,呈燎原之势。

过完春节,在外务工多年的恩阳区三汇镇小河村80后村民蒲玖林没有踏上出川的火车,而是选择了在家乡某企业务工。他说,家乡快速发展,有很多就业机会,并且城乡有名校,社区和新村的卫生室、图书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也日益健全,环境一点不比外边差。

蒲玖林代表着很多70、80后中青年生力军的心声。在他们看来,“在外打拼工资没有保障,身心疲惫”等辛酸的问题频频出现,而巴中各项建设如火如荼,规划发展深入人心,岗位多且选择余地大,早已告别了过去小城市的印象。

24岁的李行家庭困难,他从广州某工艺制品厂返乡后,被安排到恩阳城区公益性岗位。他说,新岗位增长了见识,锻炼了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照顾家中的老小,让久违的亲情得到回归。

为做好“回引工程”,扩大就业选择面,恩阳通过与柳林食品工业园等企业,个体私协、商会和遍布全区的农业产业园区展开合作,提供务工信息和务工岗位,让返乡的游子在“家门口”端上饭碗。

不只是恩阳。

近年来,巴中着力从五方面做实做细“回引工程”: 建立“菜单式”台账、实行“订单式”推介、鼓励“抱团式”发展、推行“保姆式”服务、实行“清单式”问责。

引雁归来,巴中有行动,有创新,见成效——2012年以来,全市先后有3.2万多名在外人员带着资金、技术、信息、经验等回乡创业兴业,其投资300万元以上的创业项目650个,回乡创业人数、投资额度年均增幅保持31%、27%。返乡创业项目除传统种养业外,主要集中在观光农业、加工制造、商贸流通、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生态旅游、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为促进三次产业均衡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回归春风 有政策、有平台、有保障

“有了1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作流动资金,我的卖场生意越来越好了。”近日,巴中恩阳区柳林镇街道大学生老板贾文通的家具卖场人头攒动,他喜不自禁,坦言创业扶持政策“狠狠地推了他一把”。

一周时间,参加SYB培训,考察实景卖场,申请得到创业贷款……对于走上创业路的巴中籍大学毕业生董俊来说,创业培训,就是一场快餐式的头脑风暴。如今,在城区经营电脑生意红火,年收入6万多元的他说,创业培训,受益终生。

“在外面再枝繁叶茂,我们的根始终在这里。”这是游子们共同的心声。

“故土难离”,在外巴中籍游子回报家乡的赤子之心拳拳,但他们更希望获得更多优惠政策,有一份回巴中投资创业的保障。

政策东风化春雨,巴中倾力打造回归春风——

不愿打工,想自己创业当老板,怎么办?巴中通过创业培训,教会你精明算好成本、利润、运作账,并长期跟踪服务;想自己掌握技能然后就业,怎么办?巴中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教会你掌握新技能;想自己提升技能水平,怎么办?巴中提供技能提升培训,提升技能和技术职称水平……

不同路径,皆通“罗马”。巴中为广大返乡创业者提供菜单式培训模式,使其创业天地步步高。

观音井镇万寿村曾因产业发展差,住居条件差,基础建设差,出村坐车不如走路快,常被人戏谑为“穷旮旯”。2014年,该村8名在外的成功人士返乡发展旅游产业。然而,满腔报效乡村热情的他们在新的领域遭遇到了诸多瓶颈:规划产业“大锅饭”,上游建牛羊圈舍……

当地政府获悉情况后,10多次深入调研指导,帮助联系专业学院重新规划,多次现场办公解决各项问题。今年10月,该村全长11.7公里、宽6米的环村道路正式建成,污水处理厂正式启动,300亩经济林木、500亩优质粮油、300亩芦笋基地正在陆续建设中,村民生活一天一个样。

为让返乡创业者提高创业成功率,巴中统筹各级各部门力量,除出台专项政策外,每年还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回引”的软件上下足了功夫,营造浓厚氛围,引导返乡创业。

为让更多“回引客”、“投资商”真正留得住、站得稳、干得好,巴中着力打造良好创业生态系统。

在实施“回引工程”中,巴中强化宣传引导,把做优回引创业软环境、营造回乡创业氛围摆在了重要位置,着力打造宽松优越的创业环境。与此同时,全市上下坚持将招商引资与“回引创业”相结合,市、县(区)、乡(镇)三级党委政府均成立了“回引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立了7个创业服务专家志愿团和226个基层创业服务窗口,在巴中籍农民工集中的城市设立劳务基地和农民工服务站150个,构建了内外联动、全程服务的“回引创业”服务网络。相继出台《巴中市支持农民工和巴中籍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很有针对性和含金量高的创业扶持政策,为返乡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先后建成20多条创业商街和一批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其中省级创业园2个、市级6个,为返乡创业搭建了广阔平台,成功吸纳入驻企业462家。大力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坚持非禁即入,全面降低准入门槛,充分依托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运用各类媒体载体广泛宣传创业政策和创业典型,及时发布创业项目和信息,先后开展两届“返乡创业之星”评选活动,表彰推介返乡创业典型20人,全民创业兴业氛围日益浓厚。

为了让回引工程更接地气,巴中市委市政府每年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在市内、企业家所在地召开企业家暨回乡创业人士座谈会、回乡创业投资恳谈会等,市县主要领导亲自到场答疑、纳策,全力将大家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引领发展具体举措。

凤归产业兴有新意、有活力、有共赢

全球知名品牌乔治·海茵茨(中国)飞机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谢长洪大年初三乘飞机从北京回巴中探亲,大年初十又把返程机票退了,因为他突然决定要在家乡投资。

行程改变的背后,源于巴中主要领导的主动登门造访。

巴中优良的投资环境,项目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让谢长洪做出投资决定:所在企业将投资2亿元,在巴中建6个通用机场,每个机场配置10架固定翼飞机。还计划将通用机场建设拓展到别的市州,总投资额约40亿元。“下一次春节,希望能开飞机回来,停在‘自家\’机场里。”谢长洪自己有一架白色“空中悍马”飞机,停在江苏的工厂。他希望有一天能自驾飞机往返于成都、巴中。

谢长洪的回归是巴中近年来“巢暖凤归”的一个典型代表。

在外游子对家乡都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多年离乡发展让他们渴望反哺家乡。

“对在外创业的企业家来说,家乡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非常看好巴中投资发展的前景,也非常愿意回巴中创业创新。”巴中渝翔机械制造有限企业副总经理张国才如此说道。

巴中借着“雁归经济”的大潮,回归引进一批大项目,如大树般顶天立地,指引方向;培育提升一批大产业,如森林般系统强大,能滋养水土。

驷马镇当先村陈刚,回村投资1300余万元创建“陈氏特玻”,2015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上缴税金60余万元,本村9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月收入达四五千元。

响滩镇宝元村人王家春,回乡流转荒山撂荒地3000亩,以年技术指导费42万元的大本钱聘请到西南农大一名教授来作技术指导,打造花椒产业园,已经栽苗的1700亩花椒成活率高、长势良好。

“涵水禅林—西兴皇家山道路建设,为皇家山茶旅结合创造了条件。”平昌县皇家山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明贤介绍说,他回乡创业,聘请旅游专家把脉支招,修建了皇山“康养乐园”中心,美轮美奂的皇山俨然成为一方乡村旅游胜地,正积极打造成AAAA级风景区。

20多年来一直在西安做建筑、装修工程的蔡方儒,看到了在家乡发展的新机遇,毅然停掉西安的生意,回巴中龙尾村投资300多万元,建起秦巴云顶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种植了2800多亩茶树。

据介绍,巴中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市,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10万人,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多年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信息和经验,有的已创办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回引工程推动下,这些人正成为巴中发展的又一重要力量。

决胜“十三五”有希望、有力量、有未来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巴中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站在新起点,巴中“回引工程”有何新谋划?

“我们将认真贯彻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城乡、追赶跨越、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返乡创业的决策部署,加强统筹谋划,健全体制机制,整合创业资源,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进一步激发在外人员返乡创业激情,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动能。”巴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旭说,“十三五”期间,巴中将重点抓好“八大任务”,落实“五类政策”,强化“六项服务”,力争每年回引创业3500人以上,创办各类经济实体650个以上,带动就业1.5万人以上。

“归雁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意义。我们投促部门将努力为‘归雁\’们、投资商们整合包装出更多可口的项目大餐。”巴中市投促委主任向传忠坦言,近年来,随着交通、园区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三次产业的崛起,巴中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热诚欢迎广大乡友和投资客商前来巴中共创新辉煌!

梧桐叶茂凤凰来!而今春风化雨中,“归雁经济”正活力四射,正成为巴中区域经济追赶跨越发展的生力军、新引擎!

新闻推荐

平昌县多措并举加强回引创业工作 去年回引648个项目,计划投资逾28亿元

四川经济日报巴中讯(记者何菊)为了大力实施回引创业工程,今年来,平昌县积极坚持把回引创业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工作重心,采取多项举措,加强回引创业工作,确保2016年取得突破性成绩。搭建宣传平台,开办“走...

平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