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浅谈优化农村美术课的教学艺术

绵阳日报 2015-11-24 14:58 大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美术教育也变得非常重要。美术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而且在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作用,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孩子由于受经济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一直存在着种种不足,为此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变得十分的重要。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心扉,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从兴趣入手调动学习热情,充分利用美术学科教学多样化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实物教具,图片资料,音乐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一.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大课堂教学吸引力度

多媒体教学是现在教学改革的趋势,是素质教育实现的一种推进方式,在农村也逐渐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现代电教化教学的实用性更强,具有直观,灵活,信息量大,节奏强等特点。比如,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色相环”、“色彩渐变”和“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美术术语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再比如:美术欣赏,在以往的教师能运用的资料仅仅局限书中图片资料,那几张非常小且不太清晰的图片,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现在,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直观展现,学生能看清楚听明白,学生不会因为老师讲述不生动,图片过小等原因失去学习美术兴趣。

二.因地制宜,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现代美术在材料和艺术技术,交流传播,信息技术的冲击下,表现手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要求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教学和学生。不能只停留在技法传授上,美术材料多样化,本土化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有了更多的拓展空间。让学生能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做到学有所用。作为美术一线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走出课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结合本土实际特色,挖掘乡土文化。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大物博,学生外出比较安全,在学习风景写生、泥塑课时,可结合时间、气候、环境,有组织、有纪律地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可以利用树枝、树根、稻草秆、泥等常见东西作为美术材料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美术教学。这将大大提高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力度和动手能力。

三.创建舒适自由的艺术氛围,展现个性

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美术课堂是一个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地方,法国哲学家蒙田说:“孩子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情的激发”。老师由“主演”转为幕后“导演”,把学生作为主体推向舞台。

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研究教育教法,改进教学,课后反思,这样才能更好提高教学艺术。美术是美的教育,美就在生活中。美术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教育出一个个艺术家,艺术教育是否成功,不是取决于学生是否把握了绘画技能。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发现美,欣赏美,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能创造美的人才。

(平昌县双鹿小学 何岚玲)

新闻推荐

平昌县财税收入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四川经济日报巴中讯(沈永良记者何菊)昨日,记者从平昌县财政局获悉,截至3月31日,该县财政收入完成21865万元,同比增收2481万元,增长12.8%,顺利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今年以来,该县多措并举,严征细管,抓“大...

平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