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美更靓更宜居 从三个维度看巴中城市品质提升

巴中日报 2019-09-19 08:47 大字

本报记者 袁静

走在巴城江北大道上,道路两旁绿草如茵,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浓郁的都市气息扑面而来。滨河路上推着婴儿车的年轻父母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运动公园内老年人气定神闲沉醉太极之乐……市民畅享舒适休闲的生活,幸福感节节攀高。

曾经的巴城,就像一个破旧的小镇。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届市委市政府一年接着一年干,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潜力,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一座环境优美、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都市悄然崛起。

城市商贸注活力聚人气

翻开老照片,40多年前,回风片区还是一片荒山。如今,这里已成为巴中的“形象展示厅”,呈现在眼前的是整齐的高楼大厦和繁华的商业圈。

“这几天降温了,给自己买了两套秋装,还给孩子买了很多玩具。”中秋小长假期间,市民王娜在位于回风的容邦购物中心开启“买买买”模式。“这里环境好,东西齐全,购物体验一点不比在成都春熙路差。”

夜晚的草坝街,金瓦红窗,流光溢彩。这条融合了古韵牌坊、石刻文化、民俗创意雕塑、农耕休闲文化小品等众多文化元素的街道已成为民俗文化走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巴中城都还很小,没有几条像样的街道,赶场的市民背着背篼,把一条条街道挤得水泄不通,鸡鸭的叫声夹杂着商贩的吆喝声,环境又脏又乱。”市民李成才回忆说,“现在变化真的太大了,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在提升城市品质上,巴中市重点打造特色商业街、步行街,祠堂街、麻柳湾等地方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吸引了众多店家入驻,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汇聚了人气,激活了市场潜力。

城市公园健身休闲两不误

9月15日下午,雨后天晴,在巴城晏阳初大道南段滨河路上的城市休闲文化主题公园内,休闲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家住后河桥的冯晓每天都要来这里跑步锻炼。她说:“沿着步道,带上耳机,感受着河风轻抚脸庞,这样的跑步体验实在是太惬意了。”

巴中市的公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功能单一到满足市民多种需求,不但环境越来越好,而且数量越来越多。望王山运动公园、九寨山森林公园、塔子山公园等星罗棋布,为周边市民提供休闲、健身、娱乐、方便可及的绿色空间,有效改善了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不仅提升了城市整体品位,也满足了市民不断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

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巴中市一直在努力。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主城区将结合全市总体发展规划,按照自然山水格局,打造“一环一圈三楔七带多点”的现代森林公园城市。一环,是指在绕城快速通道两侧栽植防护林,形成森林生态绿环;一圈,是将城区周边的望王山、北龛山、南龛山等“十山”连成一个整体,形成“城市外围森林圈”;三楔,是利用望王山、南龛山、西龛山构成的三处天然楔形绿地,将城内绿化和城外森林连接在一起,形成绿地生态系统;七带,在巴河、后河、恩阳河等7条河流两岸,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多点,在中心城区新建公园18个、绿地18处,全部建成后,市民出门即可“步步见绿、百米见景、五百米见园、千米见水”。

城市文化留住记忆延续文脉

“以前我们这条街路面烂糟糟的,到处都是坑坑洼洼,下水道也不通畅。现在经过改造,环境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倍。”看着改造后的文星街,居民王英非常高兴,“更重要的是,把以前的老建筑都留下来了,让我们有个念想。”

以文星街、小街子为代表的巴中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底蕴浓厚,风貌保存较为完整,是巴中川北民居难得的集中遗存地。但由于年代久远,街区建筑破败、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城市的棚户区之一,其保护与复兴迫在眉睫。

为进一步做好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留下城市文化“根”与“魂”,延续城市文脉,巴中市出台《巴中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年)》,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其原有的风格,在传承当地文化精粹的同时,激发街区的活力。

在城市的建设上,不仅注重文化的传承,更注重文明的培育。位于城市广场下的左右书房是新开的一家书吧,安静的环境弥漫着书香和咖啡的香气。市民高先生是这里的常客:“下班没事就会来这里坐坐,翻翻书,放松一下,感觉挺好的。”

书香,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巴中市大力开展城市书房建设,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让精神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新闻推荐

巴中城管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新路径

该局党组集体验收特色亮点工作何为刘勇本报记者张伟文/图被住建部表彰为队伍建设管理“强转树”活动先进集体,巴中市...

巴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