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警李政:服刑人员灵魂的指引者
李政与服刑人员谈心
??人物档案:
李政,38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巴中监狱三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19年里,他先后历经狱警、副监区长、狱政科副科长、特警队队长、教导员、狱政科科长等岗位,成功改造服刑人员1000余名。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曾获得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全省监狱系统“狱政管理能手”、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其所带团队连续多年被监狱党委评为先进集体。
人物感言:
“把一名服刑人员改造好,心里会很有成就感。”
受父影响从小就想当狱警
李政的父亲曾是一名军人,1984年,父亲转业到巴中坪河乡监狱工作。5岁的李政,每天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工作的地方,就是李政认知世界的开始。
父亲每天都要与服刑人员谈话,教育他们好好改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父亲与服刑人员的一言一行,李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一次,一名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在拿着行李离开监狱时,他走到李政父亲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嘴里说:“谢谢您对我的开导和教育,让我有了重生的动力,我出去以后,一定会好好做人!”
服刑人员的举动,让李政更加敬佩父亲,他立志长大后也要和父亲一样,当一名狱警。高考填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填了德阳警校。毕业后,李政如愿当上了一名狱警,与父亲成为同事。
自创方法强制管教与分类教育相结合
2000年以前,巴中监狱还在石门砖厂,没有围墙,没有电网,一座山就算是阻断服刑人员逃跑的屏障。10多名狱警,需要管理200多名服刑人员,每天面对面与他们接触,督促他们劳动改造。
为了更好的管理,李政探索出一套方法,将强制管教与分类教育结合起来,摸清每一个服刑人员的情况,包括犯罪原因、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等。李政说,只有知己知彼,才知道如何与他们交流,开导他们。
因抢劫被判刑的简某,刚入狱时十分消极,不与人交流,还经常与狱友打架,威胁狱友。李政对简某进行了严格管控,派专人管理,对他进行疏导教育。李政了解到,简某在逃跑期间,与妻子关系很不融洽。为了让简某好好改造,李政与简某的妻子取得联系,希望她能来监狱看看简某。当妻子来探望时,简某高兴极了,他主动向李政敞开心扉,也不再与人打架,希望早点回去与亲人团聚。简某刑满后,去新疆开办了一个果园,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改造好一个人,至少能让一个家庭幸福,这让我很有成就感。”李政说,他始终坚信,人之初性本善,只要认真改造、好好引导,每一个服刑人员都有重生的可能。
??坚持原则不因亲戚求情而网开一面
在监狱工作,难免会遇到亲戚求情的两难局面。不过,李政一直坚持原则,对所有服刑人员一视同仁,不因亲疏而不同对待。
几年前,李政的表哥在巴中监狱服刑,当时李政在狱政科当副科长。有一次表哥违规吸烟被发现,表哥希望李政看在亲戚的份上,不要处罚他。很多服刑人员也以为,李政会网开一面。李政却明确表示:不能徇私枉法,得按规定办!最终,表哥被处警告处分,因此少减了几个月刑期。
表哥出狱后,一度对李政不满,见面打招呼时,表哥都爱答不理。李政对表哥说,“我是一名公职人员,更是一名党员,要对所有服刑人员负责,不能因公徇私。如果我对你的事情徇私了,其他人怎么看,我还怎么管他们?不能因为你这一件事,把整个监狱的风气带坏了。”表哥最终理解了他。
“监狱是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刑罚执行的最重要一环。服刑人员在监狱要是没有改造好,回到社会祸患无穷,要是改造好了,就会造福社会。”李政秉公执法的精神,深得同事和服刑人员的认可。19年来,他凭着自己的职业操守,正确引导服刑人员,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重生的机会。(田琳琳)
新闻推荐
考生有序进入考场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式拉开帷幕,为保障高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考生有一个安全、安静、安心的考试环境,巴中市多个部门通力合作,为高考撑起“保障伞”。无线电每个考点专人...
巴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中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