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恩阳三年 一座新城正崛起

四川日报 2016-06-01 07:51 大字

5月31日,迎着灿烂的朝霞,站在巴中市恩阳区城西高处俯瞰恩阳河,李晓思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这个土生土长的恩阳人感叹:“真没想到新区生长得这么快。”仅仅3年,当年的荒坡、山地就换上新貌,医院、学校、商业综合体、自来水厂、高品质住宅等,拔地而起,热闹且幸福。

3年重塑一片土地。恩阳新城崛起,体现出的“恩阳速度”,浸润着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

3年蝶变一个镇变为一座城

恩阳之字河大桥即将竣工。它横跨恩阳河,一边是人口密集的老城区,一边道路纵横延伸,工业园区、医院学校、住宅小区正在“生长”。

以往,提起恩阳,“一个镇的规模”是一些人的固定思维。如今,行走在恩阳,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回响:崭新的恩阳,再也不是“一个镇的恩阳”!

时光回到3年前,新区刚成立,脚下的路该怎么走,需要决策者的远见卓识。“经过5年努力,基本把恩阳建设成:川东北综合交通新枢纽、西部商贸旅游新亮点、全国脱贫攻坚新示范、生态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恩阳区明确了新区“四新恩阳”的发展方向。

3年过去,当初的美好愿景正逐渐变为现实。“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恩阳都发生了巨变。”日前,四川飞天影像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吕林在恩阳区航拍后感触道,“画面太美、太震撼了!”

“震撼”是所有熟悉恩阳的人的共同感受。建区两年多来,恩阳区实施重点项目151个,完成投资370.36亿元,建成中心村6个、聚居点98个,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4个,城区—重点镇—中心村(聚居点和产业聚集区)三级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30%。

新城崛起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山水恩阳,绿色天堂。

从一个镇到一座城,一步越千年。恩阳新城正在崛起,老百姓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红利。

今年,恩阳城区麻石、白玉等6大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加快推进,主体施工均已过半,部分工程已进入附属设备施工,计划今年能全部入住。“这路上的车多得像水里的鱼,这一栋栋楼就像雨后的笋子看到往上长。”登科街道文治社区四组的柯维德老人指着车水马龙的义阳大道感慨。

车辆增多了,楼房在“拔高”,是一座新城崛起最直观的感受。

沿着全长6.8公里的恩阳大道,白玉片区、曾家坝片区、马鞍铺片区、何家坝片区正在融为一体,与此同时,恩阳新城大力实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民公园、城区防洪堤等工程进入攻坚阶段,川师大附属第四实验学校建成招生,恩阳四小迁建工程、恩阳科技教育园、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项目进展顺利。

一座现代化的山水宜居新城呼之欲出。

统筹城乡幸福美丽不止在城

恩阳新城美,乡村也美。

恩阳区群乐乡距离城区57公里,是该区最偏远乡镇之一,场镇发展受限、街道治理难度大。“现在变得洁净了,住着挺舒服!”街道居民马爱国细数着变化,停车规范了、垃圾处理及时了、流动摊点不见了……

设区以来,恩阳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7+1”工程(以建“一条示范街、一个农贸市场、一个汽车站、一批生态村、一批垃圾收集设施、一座标准公共厕所、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建设,同步推进场镇管理和居民素质的提升,逐步改变集镇形象。

与此同时,恩阳按照宜建则建、宜改立改、宜保必保的原则,坚持产业先行、成片推进、重点突破、功能配套、特色鲜明,大力实施“美丽乡村新面貌行动计划”,全面持续推进“巴山新居”建设,建成中心村6个、聚居点98个,37个行政村成功创建环境优美示范村。

如今,在恩阳乡村的各个聚居点,一幢幢川东北特色民居掩映在苍松翠柏中,“微田园”里一片葱绿,聚居点前的池塘波光粼粼,宽阔的柏油大道从村头延伸到村尾……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新村图景。“现在村里又方便又舒适,我们生活得真幸福!”柳林镇玉金村村民王美琼笑呵呵地说。

□韦峯图片由巴中市恩阳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雁归来奏响四川“田园交响曲”

——四川“归雁经济”特征调查音乐大师贝多芬永远不会想到,200年后,他的《田园交响曲》会在中国四川广元一个偏僻的乡村响起,而且是给鸡们听的。6月1日一早,广元市昭化区黄龙乡红林村六组,10万只鸡在...

巴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