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收藏傩戏面具200件 他想开傩戏文化馆

四川日报 2015-08-07 09:50 大字

□王斌 文/图

今年45岁的牛长平是一位建筑设计师,他曾参与张飞庙、中天楼、淳风寺、天宫院等阆中著名景点的修缮工程。牛长平自幼爱好美术,收集藏品20余年,收藏有大量的傩戏面具、木雕板、窗花、瓷器、皮影等藏品。目前,他自己收藏的200余件傩戏面具正在当地博物馆展出,供市民和游客免费观赏。

牛长平祖籍广元苍溪,年少时随父亲落户阆中。自幼喜欢画画的他,读大学选的是建筑工程专业。26岁时,牛长平开始购买藏品。“当时主要是买瓷器。”牛长平说,因为才参加工作,工资不高,购买得并不多。

牛长平收藏第一件傩戏面具,是在1998年。当时,他在阆中古城内东街的地摊上,看到一件半脸、无下巴、带胡须的柏木面具,便花了30元将它买回去。此后,牛长平还跑到剑阁、广元、巴中、旺苍等地收购傩戏面具,价格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牛长平曾花费2.6万元购买了一对文官、武官面具,这对清代傩戏面具高40多厘米,宽20余厘米,制作精美,保存完好,创下他购买面具的最高价。

在其收藏的傩戏面具中,最大的面具直径达50厘米,整木雕刻,外貌像猫头鹰,远看像一块盾牌。个头最小的是猴面具(耍猴人为猴子戴的面具),仅8厘米见方。

阆中文物局副局长刘富立说,牛长平收集的木雕傩戏面具,分柏木、杨柳木、香樟木、楠木雕刻,敷彩上漆,表现手法或粗犷朴素,或端庄华丽,藏品年代横跨明代、清代、民国时期,角色众多、神态各异,刀法简练,线条流畅,反映出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展示了浓郁的川北地域文化特色。

随着收集的面具越来越多,牛长平开始研究起傩戏文化。他不但拜访当地文化名人了解傩戏文化,还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2012年,牛长平到旺苍的一个乡镇上,观看傩戏表演,原汁原味的表演更加坚定了他把傩文化传承下去的决心,于是有了拜师学艺的想法。牛长平从朋友处得知,南部县双峰杜家班傩戏表演历史悠久,小有名气。他就专程赶到双峰,拜访杜家班。不巧,表演傩戏的老艺人已经在年前去世。这让牛长平十分遗憾。

今年4月,牛长平注册成立了“神韵傩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傩戏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他还打算在阆中古城开一家展示傩戏文化的傩戏馆,“该馆具有展示傩面具、服饰的博物馆性质,又能让市民、游客观看到傩戏。”

新闻推荐

前7月工业和技改投资双回升

本报讯(记者吴璟董世梅)四川省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均稳中有升——8月11日,记者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获悉,1-7月全省工业投资继续回升,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244亿元,同比增长2.8%,比1-6月回升1.1个百分点;技改投...

巴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