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互联网+扶贫不应只是电商扶贫

四川日报 2015-06-29 10:09 大字

□本报记者 庞峰伟

打造山区现代农业,是巴中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实施“互联网+”,传统农业注定会改变。事实上,有些变化已经发生了。6月12日,巴中市电子商务“万人千村”培训工程启动,争取用3年时间培训10000个“电商明白人”和1000个“电商明白村”。这次探索,旨在激发农业经济发展活力,进而惠及广大农户。

近年来,巴中农村电商发展迅速,曾经运不出山的农产品卖到了大城市,创收乏力的村民找到了新的赚钱门路,一度活力不足的农村经济变得欣欣向荣。一些村民受益于电商扶贫,逐渐摘掉了穷帽。但如果只把互联网+扶贫局限于电商扶贫,无疑有些简单和肤浅。

记者认为,互联网+扶贫除了电商扶贫,更应该把互联网手段、互联网思维融合进扶贫工作中。

恩阳区去年底建起“数字农村管理系统”,就是一次可贵尝试。该系统将农村土地确权基础数据、***、农村党建等信息录入系统,实现动态、综合管理。未来还将增加气象、矿产、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等信息,构建全区涉农大数据,最终实现数据高效利用,推进农村转型发展。

“数字农村管理系统”的诞生及运用,正是运用互联网手段和互联网思维,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尝试。以扶贫工作为例,“数字农村管理系统”中各类信息达30多种,可谓扶贫工作的“活字典”,可几分钟内生成贫困户台账,随时对扶贫工作进行跟踪动态管理,效率比过去要高10倍以上,并且更全面、更准确。一旦农业现代化搭上信息化的快车,不仅农业现代化可期,对扶贫工作的倒逼作用显而易见。

互联网+扶贫,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也是将贫困地区带入经济发展快车道的长久之计,如探索得当,互联网+农业,会让曾经困难重重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了新的可能。互联网+农民,可能因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等造就出一批“新农人”。

新闻推荐

上档升位谋发展阆中师范再起航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六十甲子,深耕教育。60年的办学历程中,阆中师范学校扎根川东北,辐射全川,面向全国,深入农村,培育了近3万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和职业技术优秀人才,为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为...

巴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