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就业更灵活 创业成新景

四川日报 2015-03-10 10:59 大字

川报全媒体集群征集的9名就业观察员,从全国各地发回最新“就业观察报告”表明——

编者按

春节刚过完,新一轮农民工外出务工高潮掀起。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是否还有“用工荒”?是否存在“求职难”?“新常态下的节后用工市场,有哪些新变化新趋势?四川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又该如何应对?本报今日起推出节后用工市场系列调查,敬请关注。

一年之计在于春。羊年春节刚过,勤劳的“小蜜蜂”四川老乡又要出门去工作啦!2月27日起,本报通过川报观察客户端、四川新闻客户端、四川在线、四川日报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面向全国,征集到9名就业观察员。

这些“就业观察员”,他们或来自四川主要劳务输出地,或正在四川老乡爱扎堆的工作目的地求职或打工。他们在国内9个观察地点,分别了解并记录了亲朋好友身在他乡的求职、就业情况,形成9份“就业观察报告”。

1号观察员张燕:

如有一技之长 发展机会很多

2000年初中毕业后,我就来到北京,成为北漂一族。

北京太大,机会太多。深感自己知识眼界不够,我通过自学,先后拿到企业管理专科、工商管理本科文凭。收入也水涨船高,从一开始做餐厅服务员领300元月薪,到后来在一家商超企业做销售,薪水涨到1万多元。目前,我和川渝老乡正在做一个互联网众筹项目,16个人筹了8万元,在淘宝开店做火山泥相关产品,5个月已经收回成本。我们计划进一步开实体店,将这条产业链往下延伸。

说到北漂,我的感受是:如果有一技之长,闯北京机会很多;如果没有特别的技术和专业,北漂也有很多机会,但是首先需要不断地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眼界,其次要做好吃大苦的准备。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是最可怕的状态。若无技艺又想北漂,我建议从销售做起。

在京四川同乡会已经通过QQ群积累了2万多人的资源。下一步,我们打算依托这个平台,组建川渝青年创业联盟,给自己这样的川渝青年创造更多机会。

(本报记者 阮长安 整理)

2号观察员严万林:

招工容易 收工程款不易

我今年30岁了。过去几年我一直在河北,做建筑行业。春节过了大半个月,我暂时还在老家,今年的形势我还要再观望一下。去年我接了6单业务,到春节放假剩下两个工程还没完,但是总的来说钱不好收,有几个完工的到现在钱也还没收完,工人的工资差不多都发齐了,但利润现在还没看到。

去年我手下有100多个工人,过年都各自回家了,我不担心招工问题,因为他们很多人都跟我好几年了,彼此信任,只要我找他们,就肯定没问题。我现在担心的不是工人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从去年开始,我已经明显感觉到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特别是建筑行业今年可能会更加恼火。

我准备过两天动身回河北,把手头的两个工程完工,然后慢慢把工程款收回来。至于未来,我暂时没有新计划,如果我的工程完全停下来,手下的100多工人可能只有另谋出路了。

(本报记者 付真卿 整理)

3号观察员钱江珍:

在外打工 需要加强法律意识

我在山西的建筑工地打工有两三年了。我所在的万源县永宁乡,去年有六十多个人到山西运城打工,今年也有七八十人外出,过完年后已经陆续到山西的朔州、临汾、太原等地打工了。

和往年相比,我觉得今年大家出去打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更强了。因为去年我们刚经历了一场很艰难的讨薪过程,到现在还有170多万元没要回来。今年去山西打工的人比去年还要多一点。因为万源地处大巴山区,大家不出去打工也没有其他更好更多的挣钱办法。

现在在山西打工的四川人,80%都在搞建筑,估计有上万人,从南充、达州、巴中、广元来的人很多。虽说工地上拖薪现象很严重,但毕竟还是建筑行业来钱快一点,比如一对夫妻都在工地上做活,效益好的话一年可以挣十来万元。

这些年建筑工程行业在走下坡路了,而且给人家打工毕竟不是长远的门路,我们也想找一份安稳点的工作。

(本报记者 刘淼淼 整理)

4号观察员李俊:

没有专长 打工者的未来令人担忧

我的长辈、哥哥姐姐以及小伙伴在江苏常州务工。

我的爸妈是“70后”。大年初六,一大早就出门的爸妈直到中午才回来。妈妈找到了一份冲床的工作,因为她能从事的工作中,只有这种危险系数高的工作,工资才能达到每小时12元以上。爸爸关了自己的小生意铺,重新找到了2份工作,总工资能达到5000元以上。到初十的时候,回老家和没回老家的长辈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岗位,有的重复去年的工作,有的换了新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于“70后”这也是一大挑战:他们大多数没有特定的技术,没有养老保险。

相比“70后”,“80后”追求的不再是吃饱穿暖,更多人的奋斗目标是在城里有房子、车子、票子,以及给下一代更好的教育。有父母好友的帮助,加上一门技术在身,他们找一份工资3000元以上的工作并不难。

最后,爱你,“70后”,加油,“80后”。这时,四川的油菜花开得正灿烂吧。

(本报记者 刘淼淼 整理)

5号观察员陶旭:

员工流失严重 酒店留人不容易

10年前我刚出来打工时自学了平面设计,从普通员工干到目前的企划部经理,年薪能拿到10万元左右。

我所在的酒店行业,一直都面临招工难的问题。温州的酒店一般每年会有两个招聘季:一个是6月份,因为要应对即将到来的营业高峰;另一个就是春节后,因为一翻年会流失大量员工。几天前酒店开行政例会,人事部说春节后员工的流失率已经超过20%。

员工流失严重,但招聘却非常困难。按照需求,酒店员工满额应该达到700人,但实际上只有200人是有长期固定合同的,剩下的缺口全靠跟当地一些旅游专科学校合作,通过实习和兼职工作来解决。即使这样,一般也只能解决普通工种如餐厅、客房服务员的缺口。我们企划部按配置应该有4个平面设计,但从没招满过,现在能来的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稍微累一点就走了。

目前温州很多行业都面临招工难问题。当地政府做了很多工作,几乎每月都有多场招聘会,政府还给应聘者提供免费培训。

(本报记者 付真卿 整理)

6号观察员杜强:

城市在发展 找工作比过去更容易

3年前,为照顾女儿,我从广东回到成都,成为了摩托车配件仓库管理员。这几年公司效益每年都在增长,员工的福利待遇也很不错。

在成都工作生活的这三年,成都发展很快,给求职者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我觉得现在在成都找工作比过去容易,但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是有难度。

在成都,服务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工资低,但工作时间固定,工作压力小。餐饮行业包吃住,每个月工资能拿到1800-1900元。在超市工作,能拿到2000元左右/月。销售人员和建筑工人,工资高,但工作比较辛苦。这些工作一般都是外来务工者在干。

成都龙泉驿区的一个创业者让我看到了执着、勇敢的创业精神。他精通家具维修,七八年前靠这门手艺月收入近万元。四年前,他带着1万多元资金开始独自创业,一开始走得十分艰难,但他一直没有放弃,目前年收入70多万元。

或许,我会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但那种敢拼、敢闯、坚持努力的精神是我们一直都需要的。

(刘艳 本报记者 刘春华 整理)

7号观察员陈世能:

技工紧缺 随时能炒老板鱿鱼

今年,我已外出务工近10年了。2005年,我18岁的时候第一次远离家乡,第一份工作是电焊工,给别人当学徒。现在我又干上了老本行,目前在云南昆明的地铁工地上当电焊工。

打了10年工,我基本没有遇到过艰难的求职历程,工作开始都是老乡介绍,很顺利就入职了,从来都是我炒老板鱿鱼,因为我有技术,精通电焊工技能,一般电子厂里的技术工我都能干。

现在到处都不好招工,特别是技术工人。我年前在深圳一家电子厂上班,年后经朋友介绍来到昆明。目前工地上电焊工工资每天200元,每月能拿到6000元左右,但是工地上实在太辛苦了,特别是到夏天,又累又热,性价比不高。同样是挣这么多钱,进工厂工作环境要好很多。我有再回深圳进工厂的打算,门路始终有的,那边也差人,像我这样的熟练工去就能上手。

跟我一起的几个焊工都有想走的打算,现在很多技术工种,用工方如果不愿再提高待遇,自然难招到人。

(本报记者 付真卿 整理)

8号观察员滕和平:

干建筑 工地上的活越来越难找

我已经在南充蓬安老家耍了3个多月。福州工友一直没打电话来,今年去不去福州,现在还定不下来。

我和老婆在福州打工5年了。建筑工地上的活路,基本考不住我,粉刷、泥瓦、支模板、水电安装、装修,这些活路我都会做。

5年前,福州建筑行业活路确实好找,平均每个月最少5000多元,多的时候也有八九千元。我老婆在食品厂做香菇加工,计时工资,每小时10元,一个月休4天,每个月到手的能有3200元左右。我们租的房子离单位都不远,骑电动车上班10分钟就够了。

这几年,福州工地上的活路越来越难找。今年到现在,隔天我都跟留守福州的工友打个电话,但总是没有新消息。

如果福州还找不到活路,我们可能去山西,几个老乡在那边,说是活路还有,虽然工价不高。不过山西的工价如果低于每天200元,那我也不会去。

最迟4月份,就要决定去哪里了。不能再等了。

(本报记者 阮长安 整理)

9号观察员熊培朵:

初到外地 要过语言和气候关

2014年7月,我本科毕业后就到广州市天河软件园一家信息科技公司工作,负责三维家装的产品设计工作。我平时的活相对专业,每周工作六天,但差不多每天都要加班两三个小时。

与互联网相关的专业,在广州比较好找工作,有一定基础后,跳槽也相对容易。

相对好找工作的还有化工类,他们的薪水和待遇普遍比较好。总体上说,工科类专业的,在广州这一带比较好找工作。

广州机会多,但对于外地大学生而言,语言关和气候关是两个现实问题。这里气候潮湿闷热,刚来广州时,我连续两周严重上火,口腔溃疡、嘴角起泡泡,即便狂喝凉茶,也没多大效果。我也听说,有新来的外地大学生,受不了这里的气候,没多久就匆匆回家了。

广州当地人日常交流多用粤语,虽然他们也会说普通话,但你若不会粤语,沟通与交流会很成问题。今年春节后,我认识的几个朋友来广州找工作。他们是教育、师范类专业,想找其他行业,机会不多,想找教育类的,日常交流中粤语又是短板,很难与学生家长沟通。

(本报记者 阮长安 整理)

新闻推荐

“送金融走基层”活动启动

提供直接融资工具疏解企业融资难本报讯(记者李龙俊)“今年准备上电动车电池项目,5000万项目资金还没落实。”带着资金需求,4月10日,国雅电子科技公司财务总监杜少波来到四川省2015年“送金融走基层”...

巴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中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