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办事进社区,一次就解决

四川日报 2014-09-01 12:20 大字

巴州区推行社区治理扁平化改革——

□本报记者 尹勇 庞峰伟

8月15日上午,患尿毒症的巴中市巴州区宕梁街道插旗山村村民李长华,来到红岩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窗口,询问大病医保第二次报销钱未到账的事情。工作人员岳会琼答复,他登记的银行卡号有误,需重新登记,待区医保局审核后,钱就会到账了。

咨询、更改,过去李长华需跑社区、街道办、区医保局、保险公司,现在一个窗口就解决,这得益于巴州区推行的社区治理扁平化改革。

今年以来,巴州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借鉴企业扁平化管理办法,剥离街道办服务职能,下移人员、服务、职责和经费至社区,配套网格化和信息化管理,减少群众办事环节。

“四个下移”民生事项办理进社区

去年,李伟给母亲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跑社区、街道办及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几个地方,前后用了大半月。而今年,到社区交一次资料,一周就办结。

两次办手续的不同经历,让李伟感觉:老百姓办事确实方便了。这意味着,群众办事少一个层级,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历史。

岳会琼是下移人员之一。6月起,她从宕梁街道办社保中心到红岩社区工作。全区24个城市社区,共接收下移人员190人,随之下移的还有服务、职责和经费。“四个下移”后,社区建起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设劳动保障、民政、计生、法律、综合(群团)等5个窗口,承接区相关职能部门58项民生事项,重新优化服务流程和审批表。

下移人员实行“人随事走,费随事转”,工资待遇不变,工作经费也下划到社区。巴州区综治办主任王云波称,按每个社区下移7-8人测算,每人一年工作经费7500元,8人就是6万元。

改革后,区级部门和街道办的签字权“轻”了,民生担子却“重”了。以下移20项民生服务事项的区民政局为例,收集报表,从对接全区6个街道办变为直接面对24个社区。“效率更高,以前3个月才返回的报表,现在只要1个月。”巴州区民政局基层政权科副科长陈小虎说。

网格化+信息化 矛盾就地化解

作为红岩社区第16网格的网格员,严娟每天带着专配的信息终端手机,到网格区巡查,发现情况立即上报至“四川省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网格员是巴州区这次改革的末梢。每300-400户是一个网格,整个城区社区被划成419个网格,每个网格设一名网格员。419名网格员在网格区内选聘,视专/兼职每月补贴300-1200元,由公益性岗位补贴及政府整合资金解决。

半年前接手网格员工作,严娟就遇到从乡下搬来的张阿姨,多次到她家就是不开门。几次三番解释,老人才隔着门告诉她:“我女儿说了,不和陌生人讲话。”

严娟留意起别的方法。有两次她看见张阿姨与同小区的李阿姨外出买菜,有说有笑。她就先与李阿姨交朋友,慢慢地张阿姨也消除了戒心,主动请她到家采集信息。

前不久,16网格内一家商铺装修施工方因在小区外墙安装下水管道,与居民发生纠纷。到现场后,严娟立即用手机将情况上传到社区网格管理工作站,社区又上报至区监管指挥中心。几分钟后,社区干部、派出所和相关部门人员相继赶来协调,圆满解决了问题。

半年多来,24个社区共处理问题1052件,收集社情民意236件,办理民生服务259件,就地化解矛盾51件,突发事件报告53件。

新闻推荐

强降雨致9市约250万人受灾

本报讯(记者王成栋)9月14日,记者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截至14日12时,从8日开始的本轮强降雨已造成达州、广安、广元、乐山、内江、南充、遂宁、雅安、巴中等9市约250万人受灾,因灾转移16万人,...

巴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