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整体异地搬迁 泡水的沙溪石窟上岸了

四川日报 2014-02-14 13:55 大字

1月7日凌晨1时30分,随着最后一声炮响,巴达铁路全线最长的隧道——王家隧道顺利贯通。至此,巴达铁路全线已有12条隧道贯通。人们为交通便利欢呼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巴达铁路顺利推进背后,一处石窟已默默走过4年多的异地搬迁路。“这是省内首次配合基建项目的石窟搬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显丹告诉记者,巴中沙溪石窟切割搬迁量近150吨,总体积达60立方米,搬迁体量创全省之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将在年内将其经验技术整理出书。

让道铁路

沙溪石窟“因祸得福”

从沙溪石窟的原址出发,穿过几块农田,沿着一条蜿蜒村道前行不到5公里,便来到新址所在地——位于巴中市巴州区兴文镇双桥河村五组的一块白石岩边。记者看到,16龛窟、191尊造像依次排列。另外龛窟旁有一通碑,上面有3则题记以及一些资料记载,表明该造像开凿于唐高宗时代,均为佛教题材,除部分造像为弥勒净土外,其余大多为释迦牟尼佛造像。石窟前,新址台面边缘立起青石栏杆。一阵风吹过,龛窟上方,新修的挡土墙拦住了飞落的浮土。紧邻挡墙外的排水沟中,涓涓细流流动无阻。

“整体异地搬迁,沙溪石窟算是‘因祸得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谢振斌如是说。

沙溪石窟旧址位于巴城东17公里的兴文镇沙溪村3社佛爷湾,正好位于正在建设的巴(中)达(州)铁路兴文货运站点上,铁路专家多次勘察,货运站点均无法完全绕过这处文物。多番磋商,2012年9月,《巴中沙溪石窟异地搬迁保护方案设计》正式出炉,让道巴达铁路,石窟实施整体搬迁。

尽管沙溪石窟在2011年被巴州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巴州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石窟造像受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非常严重,目前,几乎已没有保存完整的造像。“石窟原址距离地面不到0.4米,一年中,半年时间都泡在水田里。”2009年,第一次现场看到沙溪石窟,谢振斌心中充满惋惜。2012年,当他作为石窟搬迁项目负责人再次造访,心中多了几分欣喜,“整体搬迁,石窟终于可以不用再泡在水里了。”

清洗加固

搬迁前为造像“敷面膜”

沙溪石窟布列长24.53米、高3.99米,如此大的体量,怎样才能成功搬迁呢?选址确定以后,项目组将岩样薄片送相关机构检测鉴定的同时,根据现场条件,平整出一条宽约2.5米、长约1000米的砂石施工便道,以便机械车辆进出。

在对沙溪石窟表面存在的泥土、灰尘、烟熏、苔藓、白色地衣等附着物进行清洗的时候,谢振斌注意到石窟造像风化严重,大部分粉化酥碱,窟檐顶部的表面经常一层一层地剥落。“必须对石窟进行预加固,防止切割、搬运过程中对造像本体造成伤害。”

“预加固就好比敷面膜。”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将调试好的溶液进行点渗、喷涂、涂刷,直至使用试剂不再浸透,晾干之后,再重复操作。如此处理2-3遍,试剂在石质内部聚合,严重粉化、鳞片状剥落的部位才得以固定。

预加固完成后,他们才采用木龙骨作支架,龛窟内采用柔性材料填充,进行临时性防护加固。“清洗脱盐、增强加固,我们从根源上消除石窟造像风化破坏的因素,有效延长了石窟风化层的保存寿命。”陈显丹如此评价搬迁的前期筹备工作。

切割吊装

40吨载重货车跑了16趟

如何切割才能确保石窟完美复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负责施工的中国铁路西北科学研究院多次现场讨论。最终,双方商议先用圆盘锯在石刻四周的外边开出宽30厘米、深25厘米边槽,然后再用金刚石串珠绳锯进行切割。

为了确保完整切割,项目组确定了5项铁规:长度不大于3米,厚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分割线位置避开石刻,切割线设置在石刻造像间空白不太显眼的位置,保证切割线的水平和垂直。“金刚石串珠绳锯是目前最先进的石材切割器材。”谢振斌介绍说,将串珠绳锯贴于开好的石刻造像切割体周边槽内,当电机带动绳锯运动时,靠金刚石珠与岩石的摩擦将岩石切下,施工中震动小且均匀,非常安全可靠。

为便于复原,还对块体进行编号,并全程摄影记录各切割块体的连接关系。“石窟总共被切割成16个大块,平均每块体积达5立方米,连同包装固定等材料,重量都达40吨。”谢振斌说,切割后,用吊车将石窟吊到便道铺好的轨道上,一块块转移出来。在运输车中安放集装箱,箱底垫有厚约5厘米的柔性材料,在龙门架上安装吊装葫芦,用吊装布带绑扎已包装好的切割体,将切割体吊到运输车上的集装箱中,然后用发泡机产生泡沫填充集装箱四周。“整个搬迁,40吨载重货车跑了16趟来回。”

搬迁的最后一步——复原工作,谢振斌一直亲自盯着,不容半点失误。他们先用吊车按顺序依次将切割体吊装至拟定复原位置,再从新址南端开始,小心翼翼地用水平仪和垂线对复位体进行测量,用块石、卵石镶嵌复原体与岩壁之间的空隙,并用粘结材料封堵空隙表面,在空隙顶端预埋灌浆管,最后用防渗砂浆充填灌浆。“这样做就是为了100%填补空隙”,谢振斌告诉记者,整个复原工期,他们用了将近一个月。为了使切割复原处与周围外观基本保持一致,工作人员还特意对空隙填补部位与锚孔位进行了补色做旧。

□本报记者 朱雪黎

①搬迁前的沙溪石窟。

②搬迁保护后全景。

③谢振斌和同事在清洗石窟造像。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新闻推荐

强健基层“法治细胞”

巴中七方面重点工作推进依法治市本报讯(记者庞峰伟尹勇)2月19日,巴中市印发依法治市2014年工作要点,将突出法治宣传、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治理、基层法治、法治保障等7方面重点工作,为...

巴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