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编者按近年来四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公众越来越多地

四川日报 2012-03-23 19:13 大字

[编者按]

近年来,四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公众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天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气候的变化?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前夕,记者围绕公众关心的问题,走访气象专家,解惑释疑,并呼吁全社会树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3月18日省气象台站开放日,成都市民岳先生感慨:“近几年天气越来越怪,一会儿特别冷,一会儿特别热,然后又突然降温,不知咋了?”这是许多市民共同的疑惑。近年四川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该如何应对?川南、攀西为什么长时间干旱?今年还会出现什么景况?“3·23”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记者就此专访了省气象局局长彭广。

记者:近年来四川气候发生了哪些变化?

彭广:全省平均气温已连续15年偏高。2010年全省平均气温15.2℃,较常年偏高0.5℃;2011年平均气温15.0℃,较常年偏高0.3℃。近几年,秋季气温处于历史高位,暖秋很明显;冬季气温也偏高,虽然去年冬天气温有所下降,但并不是就由暖冬变为了冷冬。

记者:四川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为何增多?

彭广: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公报显示,近100年中,全球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使得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由于气温上升,全球很多地方的气候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譬如川东北,过去“十年九旱”,但近年洪涝灾害频发;过去有洪灾的地方,现在可能旱情不断。可以说,全球气候正处于很不稳定的调整期,正在 “大洗牌”。去年12月以来四川出现的100多天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就是气候异常的结果。

记者:去年至今,川南、攀西地区长时间干旱原因何在?

彭广:降水持续偏少、大气环流异常和季节性干旱三大因素共同导致当前的旱情。去年主汛期降水严重偏少,加上盛夏出现严重高温天气,导致川南和凉山、攀枝花等地出现特重干旱。入秋后持续少雨,入冬以来,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使川南、攀西地区处于异常的大气环流控制之下,冷空气无法到达,缺乏足够的水汽输送,降水受抑制。

记者:今年春夏气候趋势如何?

彭广:预计今年四川省春夏季旱涝交错,降水将呈现较强的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今年四川省部分地区将持续性地发生干旱。如攀西地区在春季和初夏雨季来临前,还处于季节性干旱,降水总量很小,无法实质性缓解旱情。盆地中部及川南地区不排除发生春夏连旱可能。初夏,川东北、川西高原总降水量偏多一到两成,盆地西部地区和川东北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水,引起局地洪涝和次生灾害。

[世界气象日·揭秘]

“看、算、商”天气预报出来了

刮风下雨,升温降温,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3月22日,记者走进省气象台探究竟。

宽敞安静的省气象台预报大厅里,摆放着数十台电脑,电脑荧屏上闪烁着各类气象信息,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等。

据省气象台专家介绍,做天气预报就是:看、算、商。看,就是看天气图、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等。专家们要一边看一边分析。在天气图上,有许多“点”,一个“点”代表一个气象站,而“点”周围的数字分别表示温度、气压等观测值。高气压表示一个地方的空气处于下沉阶段,一般代表晴好天气,而低气压则相反。所以,气象专家看天气图,就要分析哪里是低压,哪里是高压。算,就是以初期数据为基础,通过物理定律计算出未来可能出现的天气数据,这一工作主要依靠计算机程序完成。商,就是气象专家们聚在一起,对天气进行总体 “诊断”,达成一致意见后,当天的天气预报就制作出来了。

[世界气象日·播报]

周末天气转晴适宜出游

3月22日,寒潮主力到达盆地,气温明显下降。据省气象台预计,截至23日,盆地日平均气温将累计下降5到9℃。但寒潮不会逗留太久,本周末天气就会转晴,气温也会逐渐回升,适宜出游。

23日白天,广元、绵阳、德阳、巴中、南充五市阴天转多云,盆地其余各市小雨转多云;川西高原四州市阴天间多云,部分地方有阵雨(雪)。23日晚到25日白天,四川省各市州以多云间晴的天气为主,其中凉山、攀枝花两州市及甘孜州南部在23日晚上阴天间多云有阵雨(雪)。

[世界气象日·聚焦]

出门先看天气预报,气象预警防灾避险——

气象服务渗透到各行各业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意在展现天气、气候和水信息对经济社会发挥的巨大作用。省气象服务中心主任王赛西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气象服务已从早年单一为国防服务,发展到为各行业及百姓服务。

气象保障安全

接收预警防灾避险

“气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百姓,为他们发布天气预报。”王赛西说,特别是要及时发布气象预警,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0年发生的“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绵竹清平乡党委、政府利用气象预警信息,提前部署和紧急动员,在山洪来袭前将5000多名群众成功转移。

利用气象预警防灾避险的例子数不胜数。“减少损失就是产生效益。”王赛西说,比如保障交通运输安全。以铁路为例,铁路沿线附近10公里范围内出现气象灾害,都能提前发出预警和建议,列车可以选择降速或停运。

省气象服务中心将加大针对城市的气象服务,为减轻城市内涝灾害提供信息和依据。“希望能将气象风险评估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气象服务生活

开发个性化气象服务产品

家住成都府南街道附近的范大爷,每天必看天气预报短信,然后依据第二天天气情况,安排出行计划。目前全省气象短信用户已达400万。

“每天早晚各一条短信,告诉今明两天天气,包括人体感觉、穿衣建议、旅游指数等。”省气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张登国说,这项服务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王赛西说,目前正准备在气象短信里增加更有针对性的生活气象服务。比如春季增加赏花指数,花粉过敏指数,甚至告诉大家在哪里赏花最适宜。“还会针对社会需求,开发更多个性化气象服务产品。”王赛西说,比如你想自驾游到西藏,只要提出需求,就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沿途的天气信息。

气象服务生产

电力部门看天发电

“昨天到现在,省气象服务中心已发来三次降温通知,我们会根据降温调整电力生产计划。”3月21日,四川省电力调度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处长赵永龙告诉记者,一天之内,他打了好几个电话到省气象服务中心,确认降温具体时间。

“每天11点,我们都要制订出明天的电力生产计划,下达给省内各发电站。”赵永龙说,制订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第二天的天气预报。“以气温为例,高低变化直接影响用电负荷。”气温在15℃到25℃之间,使用空调的人很少,但小于15℃或大于25℃,开空调的人就非常多,用电负荷会大增。

“我每天早中晚至少打三次电话去确认天气,一旦发生变化就要调整生产计划。”赵永龙说,发电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本栏撰稿 本报记者 刘淼淼

新闻推荐

这不仅仅是一组简单的数据从十五末期的亿元增长到十一

这不仅仅是一组简单的数据——从“十五”末期的116亿元增长到“十一五”末期的521亿元,四川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位列全国第八。其中,集聚效果明显的产业园区和基地体系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

巴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中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