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巴适得很”

四川法制报 2021-09-17 00:38 大字

本报讯(李立 记者 张伟)在创建平安巴中、法治巴中、幸福巴中的进程中,巴中市委政法委勇于创新。为解决群众遇到法律问题“不知道进哪个门、不知道找哪个人”的问题,五年前,巴中市委政法委在帮扶村南江县下两镇江口村创建第一个“法律之家”,创建全市第一个全国法治示范村。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通过一年多努力,全市“村(社区)法律之家”覆盖率达到100%。

“法律之家”都建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由政府购买服务,充分利用村(社区)资源、社会资源和专业资源,形成融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基层治理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打造了群众家门口的“法律超市”。具体运作联系实际,各有不同,一家一品。

巴州区东城街道办事处建立了一支拥有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退休政法干警、“五老”人员共达3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全面服务群众。东城街北门社区网格员余璐说:“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巴适得很。”近年来,北门社区矛盾纠纷就地就近化解率100%,息诉息访率100%。巴州区西城街道办事处为各社区“法律之家”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实现了“政府减负,群众受益、法律扬名”的“三赢”。

恩阳区明扬镇高房子村“法律之家”建立了“贤来聊”制度。“贤来聊”院落有5张桌子、20把椅子,村民都喜欢在这里喝茶聊天,反映意见,成为汇集信息、化解矛盾的阵地。院落里一副对联十分醒目:乡贤汇聚聊天力促经济发展,邻居说理谈事确保团结和睦。

据了解,近两年来,巴中市村(社区)“法律之家”开展法治宣传2500多场次,提供公共法律服务13700多件,化解矛盾纠纷12600多件,政治账、社会账、经济账样样划算。

新闻推荐

古稀“才女”石兆华

她为人谦和,热情开朗,一双温和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慈祥的光芒。她虽容颜迟暮,但每天激情满怀乐而不倦,洋溢出青春的活力。“退休...

南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