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万农村人口将彻底告别饮水难
南江规划建设10个千吨万人以上的供水工程
11月13日,南江县大河镇郑家沟村,邓发俊大娘拧开厨房的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出来。“现在再也不用去山里挑水吃了,洗菜、煮饭都方便。”
南江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季节性缺水明显。长期以来,山区群众只能肩挑背磨找水吃。
从修建小型分散供水工程缓解饮水之困,到建设大型集中供水工程让群众喝上安全放心水,近年来,南江县探索出了一条破解山区群众饮水难的路子。全县规划建成10个千吨万人以上的供水工程,目前已建成投用8个。这些大型供水工程与乡村小型供水工程联网运行后,该县58万农村人口将彻底告别饮水难。
□本报记者 史晓露
小型分散供水难解渴
南江县最大的集镇之一——长赤镇也曾长期饱受缺水之苦。建华村村民唐毅还记得,小时候全村人肩挑背磨找水吃的情景。“当时,村里有一口廖家井,一遇干旱,大家都会挑着桶去这里挑水,去晚了,井里的水被舀干了,就要慢慢等水从岩层浸出来再舀。”
在条件更差的山区,家家户户都有背水桶,平时用水都要走几公里的山路去山沟里找水。“一桶水五六十公斤,年轻人把一桶水背回家都要在路上歇几回脚。”因为背水,村民间发生争吵也是常有的事。为了取水方便点,一些村子便挖了水坑,把山里的溪水用池子蓄起来,但也只能保证丰水期有水。
“水质不达标的情况十分普遍。”南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站站长杨志庄说,“有时背回来的水很浑,必须经过沉淀。”即便是打井取水,因为是浅层地下水,硬度高,村民结石病高发。
从“十一五”起,农村饮水安全被提上日程,但因财力有限,只能修建小型供水工程。“所谓的供水,就是找靠近水源的地方修个蓄水池,简单过滤一下就用。工程设计标准低,水处理往往不合格。”杨志庄坦言,“钱撒了胡椒面,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2015年前,南江分散供水占了95%,“虽然2015年底前全县基本实现‘有水吃’,但不少地方水质不稳定,设计建设标准低,受地震、洪涝、干旱、移民等影响,急需实施巩固提升工程。”南江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建成8个大型供水工程
从南江县城出发,车行1个多小时,记者来到海拔800多米的郑家沟村。村道路一旁,一条粗壮的黑色管道顺着山路蜿蜒向上。“这条管道是从山上的大河供水站接下来的,下游一直通到村社。”大河供水站负责人苏贵兴介绍。
汽车很快到达管道的尽头——大河供水站。苏贵兴指着不远处的山岭说,“水源就是山背后的杨家沟水库,那里海拔1000米,水质干净。”
虽然是个理想的水源地,但要把水库里的水引到山的这头并不容易。为了引水,施工队花了一年半在山里凿了条隧道。“隧道长2.1公里、宽1.8米、高2米,施工断面小,施工难度大。”苏贵兴说,再加上隧道岩层属于页岩层,易风化垮塌,还不时有水渗出,施工过程危险重重,一位安全员就在排险过程中不幸遇难。
从2015年起开始建设的大河供水工程终于在今年6月投运,这座日供水能力达6000吨的大型集中供水站能为周边10个乡镇、68个行政村、12万余人提供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在大河供水站,记者见到,原水经过沉淀、过滤、自动化加药消毒等处理工艺后,再经过管道源源不断地流入千家万户。“取水量、加药、消毒、水质等都能实现在线自动化监测。”苏贵兴说。
2010年,南江开始谋划在农村建设千吨万人以上的大型集中供水工程。南江县选址长赤镇,依托邻近的官房沟水库建设了第一个大型农村供水站——熊包梁供水站,日供水能力达到6000吨,解决了7个乡镇、3个社区10余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该工程也成为当时川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
不过,大型供水站投资大,动辄上千万元。“前几年财力有限,大型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进展缓慢,近年来国家扶贫力度很大,有更多项目和资金投入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来。”南江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南江县已建成千吨万人大型集中供水工程8处,累计完成投资7.7亿元,全县48个乡镇、516个村、45.83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得到了保障。对于散居在偏远地带的村民,目前仍然靠分散的小型供水工程解决饮水。下一步,全县规划的10个大型集中供水站还将实现管网互通,相互调剂水源,各水厂可以共享水源地,增加了备用水源,提高了供水保障。
长效机制提升管护能力
11月13日,当记者走进郑家沟村时,看到不少村民家门前的屋檐下都放着水盆或水桶。
“这几天下雨,接点屋檐水可以用来洗衣服、冲厕所。”村民张文琴告诉记者。
用上了自来水,为啥还要接雨水呢?
“水费太贵了,算下来要4.5元/吨,一个月要用10多吨水,用不起。”有村民反映。杨志庄说,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村民习惯了免费用水,对收取水费难以适应。
除了水费问题,运行过程中,输水管道破损无人管护、饮用水水源缺乏保护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今年10月,巴中市农村饮水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公布了近期对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排查结果,共发现问题2063个,其中水价的合理核定与水费收取、饮用水水源保护等问题突出。
如何实现有效管护?部分村也在探索。
日前,南江县燕山乡玉螺村通过整合扶贫资金,于今年4月建成一座小型村级供水工程,村两委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商定了供水站管理人员、管理职责、工资待遇、水费收取等事宜并逐户签订用水合约,建立了“专人管护、村两委监管、三级阶梯水价保运行”管理模式。
“收取的水费按‘三三四’安排,30%用于管理人员工资,30%用于供水站日常维护费用,40%作为村集体资产收入积累。”燕山乡乡长刘玲介绍,由于实行阶梯水价,建立了欠费罚款机制等一系列管水措施,群众节水、管水、护水意识全面提升。
“农村饮水需坚持公益性质,但经营服务必须要有偿化,才能确保供水工程长效稳定运行。”南江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分级管理,对集中供水管网延伸所覆盖的村实行“一村一总表结算制”,按计量的60%收取水费,另外40%的费用由村上收取,作为水损和各村的管护费用。
目前,南江县发改局、水务局经过测算,将水价控制在2元-6元/吨。“下一步,政府将出台一个基本水价,作为指导价。各村供水价格实行指导价范围内的村民‘一事一议’,同时建立基本水费+计量水费的阶梯水价机制。”南江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称。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贵阳11月1日电(记者蒋成)记者从近日在贵州省铜仁市召开的全国生态保护与修复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各地扎...
南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