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南江县统战部着力打造“135”致富新模式

四川科技报 2017-11-10 11:47 大字

“现在的沙河镇,想吃海鲜、鸡、鸭、鱼、肉及各种时令蔬菜,直接到供销社都可以买到,非常便捷,比大城市还方便。”11月6日,巴中市南江县沙河镇供销社菜市场成华蔬果超市老板张菊香对家乡的变化赞叹不已,“是供销行业系统‘135’模式,让我有了稳定的工作。”

据了解,“135”基层统战模式,是南江县委统战部着力打造基层统战新亮点,探索建立供销行业系统的工作机制,立足供销行业系统实际,抓住供销改革的契机,整合市场资源,凝聚供销行业系统中统战成员智慧力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搭建1个统战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立3项工作机制,强化5项工作措施。

张菊香家住沙河镇社区,2015年10月,丈夫因在外务工不慎导致左腿受伤,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上学,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她的肩上,因为要照顾丈夫,只能在家乡找份工作,她通过县统战网了解到沙河供销社菜市场正在对外招租。沙河镇党委和县供销社合作社党组实行“1+1”统战工作联席制度,建立沙河供销系统统战工作平台,与乡、村(社区)基层统战网络相融合,实现信息资源互通互享。

“这个工作非常适合我,我一定要争取到。”张菊香回忆道,“我以前只会做家务,对经营一概不知。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南江县统战部工作人员了解到我的情况后,主动为我讲解政策,协调解决办证等实际情况和问题。并邀请县级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定期开展业务能力培训,以自己的实例为我们进行专业指导。还帮助我与当地最有名气的蔬果经营户‘结对子\’,让他们帮我解决每天在市场上遇到的新问题。”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张菊香由刚开始2平方米的小摊位发展成现在30平方米的蔬果超市,还聘请了两名采购员。张菊香介绍说,她现在实行“经营部+农户”的模式,与农户订单销售,由经营部监管指导农户,完全按照绿色无公害的标准种养殖,让客户真正吃上放心蔬果。去年蔬菜超市一年经营额便达到130余万元,纯收入15万元,还带动当地2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我真的非常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是他们让我的日子越过越好。”说到这里,张菊香热泪盈眶。

“截至目前,沙河供销社统战工作平台已吸收成员200余人,建立各类专销门店45家、精品门店10家,带动1800余人参与创业创富。”南江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晓春说道。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下一步我打算在其他乡镇开连锁店,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张菊香说。

(张兵 本报记者 杨永忠)

新闻推荐

努力打造四川北向东向开放桥头堡、川陕渝区域重要联结地 ——访市政府副市长、南江县委书记刘凯

本报记者吴岷迅今年,作为全市第三轮交通大会战的开局之年,南江县如何紧跟全市步伐,在快马加鞭的节奏中,强力推动第三轮交通大会战?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市政府副市长、南江县委书记刘凯。记者:南江近...

南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