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三融合 “农民夜校”人气飙升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7-10 13:22 大字

袁旦(左一)给农民讲解金银花采摘技术。

□袁华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文/图

“采摘金银花,要用竹篮或藤笼装,不能用胶盆、塑料袋和纸盒装,以免花朵内的酶和蛋白质发酵,变色生霉。采摘的金银花因为花蕾和花组织很嫩,必须轻采轻放,忌用手捋掐紧压……”7月5月,笔者在南江县赶场镇鹿角垭村公路边看到,县农业局农艺师、金银花栽培专家袁旦正在一块田边认真地给几位农民讲解金银花采摘技术。

同行的县农业局副局长周寒光介绍,今年县上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守纪律的新型农民为重点,动员各乡镇通过坝坝电影、田坎教育、夜间生活三种模式,创新了“农民夜校”课堂,吸引了更多村民参与。

坝坝电影与“农民夜校”融合

“有电影看,有夜校上,大家都在广场上找得到活动,积极性自然高了。而且镇上办起的‘农民夜校\’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对我们老百姓很有益。”6月28日晚,在“巴山新居”聚居点广场看完电影的沙河镇红光村村民杨建国高兴地说。

沙河镇创新“坝坝电影+农民夜校”的融合模式,利用坝坝电影聚集人气,吸引村民广泛参与;通过电影声、光、影相结合的方式,融入“农民夜校”相关教学内容。镇党委副书记赵阳先告诉笔者,镇上坚持每月在各村免费放映一场红色电影和科教短片,用生动形象的声光影像丰富村民知识、教育村民缅怀先烈,不忘初心,努力奋斗,共同创造美好小康生活。

赵阳先说,各“农民夜校”在办学中不仅因地制宜,而且在内容上合理融入多种实用知识,在教学场地上灵活安排室内室外并举,在时间上科学安排尽量方便群众。通过“坝坝电影+农民夜校”的融合模式,增加了夜校的吸引力,让更多群众在有滋有味的夜生活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

田坎教育与“农民夜校”融合

“农技人员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进行指导,有问必答,还和农民一起种植管理农作物。”鹿角垭村村民岳茂贤在听取农技人员的技术讲解后,表示很有收获。

7月5日,袁旦来到鹿角垭村,通过挨家挨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采取一问一答的授课方式,为村民提出了如何提高金银花生产水平、如何防治病虫、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地建议;村民也借此机会向老师请教了自己在金银花种植方面遇到的难题,并得到专家的一一解答。

今年来,南江县立足本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在尊重农民意愿和需求的基础上,聘请了320多名农技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真正让农民能够“坐得住、听得懂、入得心、见得行”。截至目前,全县运用“田坎教育”已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100多人,推广新技术20多项。

夜间生活与“农民夜校”融合

“老伴,你慢慢跳,我上去听老师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束后我们一路回家。”7月3日傍晚,赤溪镇蒲坪村贫困户岳团云一边对正在跳广场舞的老伴叮嘱,一边向楼上的夜校教室走去。

晚上7点,村委会操场上,有的村民在跳广场舞,有的村民在乘凉聊天、还有小孩在追逐嬉闹……贫困户岳团云准时来到广场,把老伴送到跳舞的人群后,自己便放心去参加夜校学习了。

据副镇长王政明介绍,最近赤溪镇像岳团云夫妇一样,到村广场参加 “夜生活”的人还有很多。特别是县委提出各村“农民夜校”要根据农事时节和群众需求变化而变化后,全镇13个村就有9个村实现了夜校开班时间与“坝坝舞”时间相匹配,让农村的老头老太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 “活动内容”,同时也使“农民夜校”的人气骤升。

新闻推荐

核桃病害危害大 七月防治正当时

技术人员(右)给农民讲解防治技术。□蔡强国特约通讯员肖定怀文/图“哎!我的核桃树,夏天一过,就没得几个好果果!”6月28日,笔者在南江县平岗乡桅杆村采访时,一位名叫何婉成的老农遗憾地说道。对此,笔者当即...

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