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巴山新居”里笑声朗

乐山日报 2016-10-24 00:00 大字

住上新房子,村民笑声朗。■ 本报记者 谭大联 许金波 文/图

作为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的巴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快发展,最紧迫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大的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巴中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

穿行于巴中的山山水水间,时常闯入记者眼帘的“巴山新居”,以及村民们平静、祥和的笑脸。

指标换资金

“巴山新居”拔地起

青山绿水间,白墙黛瓦的二层小洋楼错落有致,布局在山坡和平坝上;硬化水泥路、健身器材、文化大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一应俱全。就连不远处大大小小的稻田田埂,也都进行了水泥硬化——一幅水墨“巴山新居”图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记者眼前。

10月11日,采访团一行来到巴中南江县八庙镇普照寺村,纷纷赞叹眼前的新农村景象。而要知道,就在前两年,不少村民们居住的还是土坯房。短短时间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其实来自于巴中在全面深化改革思路下的举措创新。

巴中多山,丘陵、山地占辖区面积的90%,生产生活基础差,长期以来,不少农民与贫穷相伴。但这里的生态优势明显,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空间大,这为盘活土地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精准脱贫,找到了重要突破口。

为此,巴中抢抓政策机遇,创新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跨市流转,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土地增减挂钩、投入新村建设,将增减挂钩项目立项申报与新村建设规划布局结合,把聚居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增减挂钩项目范围,按社区标准规划建设聚居点,推动项目区生活环境根本改变。

今年初,巴中率先在全国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内跨市流转,首批与成都市高新区交易4500亩、收益13.28亿元,资金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土地资源有效盘活。同时,把农村土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三大”国土资源项目资金,进行统筹整合,破解新村建设“资金难”问题。

得益于这样的好政策,普照寺村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原则,规划建设聚居点4个,共聚居农户130户,每人定额补助2.5万元。村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也都配套建设完毕,实现了贫困村向幸福美丽新村的转变。

在巴中全市,截至8月底,不仅今年计划实施的10953套住房全部开工建设,而且实际开工建设12182套,开工率达111.2%;已建成8670户,年底3.86万人可全部住进新房。

设立发展基金

农户产业发展不再难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发展好产业”,三者可谓缺一不可,而脱贫致富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产业发展,自然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而群众发展产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一直存在。

为了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巴中市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创新小额信贷扶贫机制,形成了银行“愿放贷”、贫困群众“贷得到”、信贷资金“用得好”的良好局面。

为此,巴中市、县(区)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每年7500万元,两年已达1.5亿元,每年按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余额的2%、5%,建立贷款损失风险补偿金。每个贫困村设立15-20万元风险基金,纳入村集体资产管理,用于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或直接借用周转。同时,创新“5221”(即诚信度占50%、家庭劳动力占20%、家庭成员掌握劳动技能占20%、家庭人均纯收入占10%)信用评价体系,按5—10倍基金规模和贫困户信誉等级发放3-5万元“双免”小额信贷支持发展产业。

目前,巴中全市8.2万户贫困户获得评级授信,授信额度超37亿元。

在普照寺村,有了小额信贷资金支持,回乡创业的李明华,规模流转集体土地和农户承包地,成片发展青脆李2000亩,套种油牡丹,带动群众就地务工增收。

有了产业支撑,普照寺村2016年脱贫解困目标,指日可待。

新闻推荐

董金昌本报记者吴晓铃文图锈迹斑斑的步枪撅野菜的铁锹

□董金昌本报记者吴晓铃文/图锈迹斑斑的步枪、撅野菜的铁锹、破破烂烂的背篓……这是最近在南江县开馆的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展室一角。展品都很普通,背后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悲壮往事:72年前,巴山游击...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