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搬迁 搬出脱贫奔康的新天地
——巴中巧用土地政策助推脱贫攻坚观察(三)
5月15日,巴中市水宁寺镇枇杷村,蓝天下,美丽的新村聚居点像画一样美:漂亮别致的新居错落有致,各家房前屋后种植着蔬菜瓜果,老人们则聚在一起“摆龙门阵”……
“我以前的家在那里,下雨天老担心山体滑坡,现在再也不怕了。”村民金光城指着远处的山坡说。
巴中地处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境内地质灾害多发和易发。像金光城一样,一些群众曾长期受到各类地质灾害的威胁。
为让群众住得安全,过上舒心的好日子,巴中一方面将受到地灾威胁的群众全部纳入地灾避险搬迁规划,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另一方面让群众搬到安全宜居的好地方,实现避险安置与脱贫致富两步并作一步走。
□韦峯
抓好项目整合,群众搬得起
巴中地质环境脆弱,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601处,占全省近10%,威胁到3.6万户16万人生命财产安全。
避险搬迁是最佳的选择。但故土难离,让村民说搬就搬可没那么容易。如何让村民搬得起?资金从哪来?“按照部省的安排,结合实施增减挂钩、土地整治项目,按贫困户4万元、一般户3.5万元的标准,足额兑现搬迁补助资金。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危险性评估,科学选址聚居安置点,避免因地灾威胁引起‘二次搬迁\’。”巴中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何小兵介绍。
据悉,“十二五”期间,巴中已搬迁1.6万户;“十三五”期间,计划搬迁1.3万户,实现应搬尽搬。
资金投入有多少?2011年以来,巴中投入专项补助资金3.72亿元,组织16091户6万余名群众搬迁,远离了地质灾害隐患威胁。投入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补助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3615万元,集中打造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聚居点53个。
资金来源有哪些?“统筹!”何小兵说,一方面,统筹各方力量,把避险搬迁与增减挂钩、土坯房改建、生态移民等项目相结合,整合补助资金,搬迁群众平均补助较单一的避险搬迁补助金额提高2至3倍,同时由政府出资打造其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益设施等;另一方面,建房用的砂石、水泥、砖瓦由政府统一到相关企业议价,使每户节约建房成本1万元。
枇杷村是一个成功案例。2014年以来,巴中市在枇杷村捆绑式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三大国土资源项目,统一修建新农村聚居点。金光城搬离旧房子,靠着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政策补助资金10万元,自己再出资5万元,就建成一幢两层半高的新楼房。
依托“巴山新居”,群众住得进
搬得起,还要解决“人往哪儿搬”的问题。
巴中市受地质灾害威胁的16万余群众中,大部分生活在高寒山区临崖临坡地段,生活环境恶劣,家境困难,自救能力弱,是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和难点。
人往哪儿搬?巴中坚持整村推进、应搬尽搬,紧密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危险性评估,科学选址聚居安置点,避免因规划调整、地灾威胁引起“二次搬迁”,推动“三靠”(靠园区、靠景区、靠社区)、“五进”(进园区、进景区、进县城、进集镇、进中心村和聚居点),让群众搬到安全宜居的好地方、新家园。
南江县沙河镇将营村的安置聚居点就选址在一片坡地上。“以前是稀疏的松树林,土壤条件也不适合耕种,因此一直没有好好利用。”村干部王天新说,这样的选址也折射出一个原则:不占用耕地。
何小兵介绍,尽可能把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区纳入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中去,把房子集中建到不适合耕作的土地上去,把适合耕作的土地腾出来。这样一来,规模较大的避让搬迁聚居点的土地就有了着落。
这一过程中,巴中以“巴山新居”和增减挂钩项目安置区为依托,集中安置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在这些地方,配套建设交通、水利、医疗等基础设施,促进“巴山新居”在新常态下“业兴、家福、村美、人和”全面发展。“该统筹的统筹,该整理的整理,一个个避险搬迁工程也让巴中土地得到一次次深度挖掘与整理。”何小兵说。
围绕产业扶贫,群众留得下
搬得起、住得进,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留得下、能致富。“首先,要保证居住条件,住得舒心,老百姓才能留下来。”巴中国土、水利、文体等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老百姓也积极参与统规统建,除了应急避险场所,还在安置地新建了集医疗卫生、物资储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地。这样配套完善的新农村,老百姓自然愿意住。
但更重要的,还是要让村民致富。43岁的张庭强原来住在平昌县元山镇通木村下河沟,属地质灾害隐患点。如今,他家搬进了通木村上梁坝的新居,妻子在温氏生猪良繁场打工,年收入近4万元,而他自己依托离县城近、交通便利,发展起了蔬菜种植产业,年收入也达好几万元。
据统计,避险搬迁以来,枇杷村、将营村、通木村等巴中53个村的搬迁户,依靠产业发展,人均年收入增加1300元以上,建卡贫困户减少 20%以上。“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不是组织搬迁群众‘一搬了事\’,而是引导村民融入新村发展农业产业,让村民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全面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群众安居致富梦。”巴中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生活垃圾集中放置,全民支持产业发展……”近日,在巴中市南江县南江镇白鹤村,记者见到了用于村民自治的《村规民约》,上面对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尊老敬老等进行了明确规范。今年以来,白鹤村积极推进...
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