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太白展新颜 ——太白县2017年半年工作亮点扫描
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群众增收有保障;全域旅游,乡村建设,慢城太白增韵味;绿色产业,加速推进,转型升级促增收;基层党建,注重引领,发展生产添动力。半年来,太白县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全县干部撸袖实干,加压奋进,比拼争先,勃勃生机的慢城太白,奏响了一支追赶超越的奋进曲。
脱贫攻坚——解决难事办实事
扑下身子,撸起袖子,埋头苦干实干,这是太白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真实写照。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连片扶贫开发片区县、川陕革命老区县,全县精准识别贫困村5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915户9363人,其中因病致贫的就达724户790人。
考虑到县上因病因残致贫率高,太白县创新工作方法,为贫困户办实事,解难事,建立了新合疗、大病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健康扶贫基金“五道防线”,贫困户看病费用经五道防线报销,自身负担仅为8-10%。半年来,全县医疗扶贫救助5769人次,报销340.9万元。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太白县农村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门诊医疗救助办法(试行)》,设立200万元健康扶贫基金,对农村人口门诊费用个人负担5000元以上部分实施分段救助,贫困人口救助比例30-50%,非贫困人口救助10%,此项做法在全市推广。家有学生上学也是导致贫困户致贫的原因,针对这一情况,太白县建立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解了贫困家庭的燃眉之急,目前共落实教育扶贫资助3170人次,补助资金470.3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太白县脱贫攻坚工作更加重视“造血”,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户脱贫的长久之计。按照“政府配餐、群众选餐、干部送餐”的思路,实施稳菜、扩果、优畜、林药、林游、电商、光伏“七大增收脱贫计划”,制定了支持村组能人、集体经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和园区带动贫困户脱贫实施意见,建立完善“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支部+贫困户”产业脱贫模式,确定7个镇19个“菜单式”产业扶贫项目,重点培育16个示范园、12个示范点、14个示范村、166户示范户,兑现到户扶持资金441万元。鳌山滑雪场等重点企业园区就近安置贫困劳动力140余名,柴胡山、黄柏塬等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带动发展农家乐218户。目前,已下拨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68万元,拨付到镇产业脱贫项目资金755万元,整合县级财政涉农资金1.2亿元,下达扶贫贴息贷款计划2000万元。
为了形成脱贫攻坚的合力,太白县全面推行“三包六到户”工作法,实行“5321”帮扶责任制,59个部门、28名县级领导、472名科级干部和1500名干部定期入户,驻村工作队240名干部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制,吃住在村,解决问题,助推发展。在各帮扶村开展以“五净一规范”和“爱心商店”为主的暖心行动,开展打扫庭院、整理房间、清洗被褥活动,实现与贫困户情感的充分融合。县上开办爱心商店、爱心药店44个,募集捐款44.3万元,各帮扶部门按5-10万元标准为所包抓帮扶村落实专项经费259万元。目前,入农户,访民情,扶产业、解难题在太白县已蔚然成风。
全域旅游——扮靓颜值迎宾朋
太白县是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秦岭生态功能保护核心区,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了95%,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91.96%,走进太白就像走进了绿色的海洋。近年来,太白人民格外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坚持县域全域景区化建设,将县城作为5A级景区来打造,对县城建筑的外立面进行暖色调改造,建设了慢城系统,在县城三条主街道增设了体现县域风情的城市雕塑,在投用200辆公用自行车的基础上,又购置2辆城市旅游观光小火车,带着游客在城区穿行。漫步在太白街头,欧式的花篮花架、红色穹隆屋顶随处可见,波光粼粼的水面穿城而过,在蓝天白云和绿树的映衬下,一个城在园中、街在景中、人在画中的温馨浪漫风情扑面而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地景观项目是太白县今年实施5A级景区县城的重点工作,该项目东起衙岭,西至太洋公路,东西长约12公里,主要是建设宽幅林带、绿地花海,打造精品节点及大地景观,点缀欧式元素,凸显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营造山清水秀、生机盎然、景色宜人的“雪域太白、秦岭夏都,诗意田园、养生慢城”。
镶嵌在千里绿色长廊中的村镇,也是太白县打造的一个亮点。县上将姜眉公路沿线特色民居改造工程与生态旅游示范村创建、大地景观建设、苗木花卉产业相结合,以美丽民居促进农旅融合,因地制宜建设特色文化广场,镌刻乡韵诗词,挖掘村史民俗、文化典故,建设文化墙、村史墙、村史馆,传承文化基因,弘扬文明乡风,打造具有认同感、亲切感、归属感、获得感的乡村环境。目前,全县11个环境整治示范村整合到村项目50个,工程进度已完成60%以上。姜眉公路沿线4个镇21个村已改造民居748户2300间,“白墙青翘檐红瓦灰裙装”的美丽民居靓丽风景线初现。
在桃川镇魁星楼村,今年5月开建的小游园,让姜眉公路上过往的游客忍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亭子、水车、池塘、廊桥、石头修葺的蜿蜒曲折小径被绿色植物掩映其中,走在这里,犹如来到了江南水乡。桃川镇人大主席武虎平介绍,这里的建筑材料大多是就地取材,池塘是由过去村里的涝池改造,水道沿用过去的水渠,植被就是过去村里的经济作物核桃、山茱萸等,稍稍加以改造,一座古香古色的小游园拔地而生。“改造之初,由于没有见到效果,很多村民心里没底,还不太支持,才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美景乍现,能留住路人了,农家乐生意也更加火爆。”桃川镇魁星楼村党支部书记陈一苇说。
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发展
太白县拥有高山无公害蔬菜10万亩,是全省菜篮子基地。今年以“蔬菜转型升级示范县”创建为抓手,调产业、建园区,提服务、强监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按照“稳面积、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思路,立足消费需求,调整蔬菜产业结构,由种植甘蓝、大白菜等大路蔬菜逐步向生菜、花椰菜、四季豆等精细蔬菜转变,提高了名优菜和精品菜的种植规模和比例。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高端优良的黄菜花、甜玉米、莴笋等蔬菜品种23个,推广全国首创漂浮育苗及土地深松等种植新技术,落实订单蔬菜12万吨,蔬菜制种订单1200亩。备案出口蔬菜基地1.5万亩,GAP认证3212亩,建成煜群、秦西蔬菜出口加工厂2个。秦西、绿圃等5个园区取得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资质,和3家深圳企业签订太白高山蔬菜供港澳协议。
该县将农业园区按照旅游景点的标准来打造,雪岭现代农业园区摸索出生态种植、养殖和生态旅游新模式,今年已接待游客6800人次。棓煜兴建设了神农广场、观光大道、农耕文化雕塑群、太白水城,通过农旅融合,推进了太白生态旅游产业绿色崛起。
此外,太白县还按照“中国蓝莓之都”的定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发展莓类产业,在咀头、鹦鸽、桃川等镇建成莓类示范园6个,其中市级莓类园区2个。种植蓝莓、树莓、草莓3200亩,莓类产业成为太白农业新的增长点。围绕全市打造“中国蜜都”战略目标,启动秦岭蜂文化产业休闲示范园建设,目前,累计全县中蜂总量达到5.5万箱,存栏30箱以上的标准化养蜂场273个。
基层党建——示范引领促增收
今年来,太白县以开展“基层党建超越年”活动为统揽,以党建工作“项目化”为抓手,坚持党建领航追赶超越,全力助推脱贫攻坚,通过党员的示范效应,增强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发展信心。
为了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太白县将“三项机制”运用到村级干部脱贫攻坚上来,制定办法,将村干部工资总额的80%实行绩效考核,以镇为单位按照优秀15%、称职55%、基本称职25%、不称职5%的比例,对村干部基本工资按月发放,绩效工资按季度考评结果发放,增强了村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全县推动“主题党日+扶贫工作日+远程教育日”模式,将脱贫攻坚作为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将贫困户纳入远程教育学习培训对象,不断强化思想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增强脱贫攻坚的思想动力。太白县靖口镇关上街村党员李焱龙就是“学转促”的事例之一。通过观看远程教育,李焱龙建起合作社,养殖藏香猪、土鸡,种植玉米、蔬菜,预计每年给合作社贫困户每户分红500至1000元。
推行“党支部书记+党员产业大户+贫困户”模式,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把“能人”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先锋,做脱贫攻坚的“领头雁”。咀头镇下白云村党员“能人”周贵良,为贫困户讲授养蜂方法,到蜂舍面对面传授经验,带动 10余户贫困户养殖中华蜂100余箱,预计年收入 2万元。推行“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贫困户”模式,集中各种项目资金和优势力量,吸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特色主导产业,带动贫困户积极加盟,出资出力,共享收益。桃川镇蹇坡村坚持村党支部主导,成立太白县益康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 300多万元,栽植新品种梨、树莓、中药材,建成生态化土蜂养殖场。
百舸争流千帆竞,大浪淘沙勇者胜!太白县这座“秦岭里的香格里拉”、“神仙居住的地方”,正因各项惠民工作的落实,人民的幸福感稳步提升。有理由相信,再经过3—5年的不懈努力,太白必将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生态之城、休闲之城、运动之城、养生之城,山水相依、宜居宜游、功能完善、安居乐业的美丽画卷正在悄然铺开。张超/文
新闻推荐
夏季是旅游旺季,太白县黄柏塬景区的游客逐渐增多,景区周边的农家乐生意火爆。其中,位于黄柏塬镇步行街上的一户新开业的农家乐,却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原来,这户农家乐是村上的贫困户刘亮开办...
太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