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年爱相伴 读者的华商情: 华商报是老百姓的报纸

华商报 2017-06-30 09:06 大字

1997年7月1日,几乎是在华商报改版同一时间,这份亲民的都市报就融入了市民生活当中。20年来,华商报以服务读者为宗旨,以传递温暖、温情、温馨为己任,在读者心中竖立了良好的形象。

1 戴着老花镜看报成了生活一部分

宝鸡88岁的赵普选老人,自从《华商报》1997年在宝鸡发行时起就开始订阅,可以算是宝鸡最“老”的订户了。

创刊时就开始订阅

家住渭滨区广元路的赵普选老人,精神矍铄,他向华商报记者讲述了他与报纸20年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初,赵普选老人从宝鸡乡镇企业服务站退休,而看报纸是老人的爱好之一。

1997年,《华商报》开始在宝鸡发行,当时赵普选就订了一份。从那年起,老人每天都要看《华商报》,就连老伴李广芬也受他影响,一起看了起来。

“我最喜欢看体育版,我老伴喜欢看时政新闻。”赵普选老人说,如今他和老伴年纪大了,视力不好,耳朵也不好使,平时看电视听广播,很多内容听不清就过去了,但看报纸不同,看不明白就再看一遍,很方便。“每天看报纸已经成了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

华商报是百姓的报纸

2014年11月,赵普选老人所居住的原五金公司家属院,由于城市改造等原因,一些人将周边的菜市场挪到了小区院子里,“院子本来就只有篮球场这么大,还要建个市场,不仅环境卫生会受到影响,而且产生的噪音让人也无法承受。”但眼看着摊位已经摆了起来,李广芬老人无意当中看见华商报宝鸡记者站的热线电话,就打了。“没想到记者当时就来了,第二天就报道了。”李广芬说,没过几天,院子里的非法菜市场就被取缔了。“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华商报》真的是老百姓的报纸。”

说起对报纸有何建议,赵普选老人说:“字太小,看不清。”刚说完老人就解释,不是字小,是年纪大咯。因为视力的问题,他们的很多老伙计都不怎么看报纸了,但两位老人依然每天坚持看报,都戴着老花镜,看正文的时候还要配上放大镜。“虽说看起来吃力,但这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华商报记者 张宝龙

2 华商报帮我要回血汗钱

我一直都记在心里

“我很感谢华商报,是记者朋友帮我要回了血汗钱,我一直都记在心里。”米师傅说。

时值华商报创刊20周年,一位热心的读者向本报送上祝福之时诉说了两年前华商报记者帮他维权讨薪一事。

2015年1月14日,家住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的农民工米师傅打电话反映,他们在太白县一处建筑工地干活,前后干了快八个月,当时马上过年了,还有一部分工资没拿到,因为联系不到开发商,工人们不得不在劳动监察大队“驻守”。

米师傅主要做建筑工程外体框架,一直就在宝鸡地区揽活。2015年初在熟人的介绍下,他和几名老乡到太白县一处酒店项目干活,工程先后建了8栋楼,有6栋楼主体已经完工,米师傅他们所建的2栋楼还未封顶就停工了。

“听说是开发商没钱了,建筑公司就停工了。”米师傅说,之后就找不到建筑方负责人,工资一直拖欠,仅他个人拖欠的工资为4万多元,还有几名老乡,共欠款40多万元。

米师傅说,事情反映给报社后,第二天记者就采访并报道了。很快太白县的劳动部门就派人联系我们和包工头,经过两次协商,在第三天就拿到了40多万工钱,年终岁末工友们都很高兴。

“这事我一直忘不了,当时的工友也都时常提起华商报,说这是老百姓的报纸。”米师傅说,华商报二十周年,我专门过来说一声祝福。华商报记者 张宝龙

3 那年情人节我和爱人合影登上华商报

王小萍

《华商报》20年,我与《华商报》最难忘的故事,就是2005年2月14日情人节,我和爱人的两张合影一同刊登在《华商报》上,轰动了当时的朋友圈,着实浪漫了一把。

合影登上华商报

当时是《华商报》在2005年情人节前夕,开展“我和爱人的第一次合影”征集活动,我看到活动通知后,怦然心动,想起我和爱人的第一次合影,是在海拔五千多米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实在有纪念意义,因此,写了一封“自荐信”,附上我们的第一次合影,寄给了《华商报》报社。

真没想到,几天后,《华商报》负责此项工作的记者打电话给我,说我们的照片入选《华商报》“我和爱人的第一次合影”征集活动,我与爱人也有幸与其他几对照片主人一道,受邀前往报社参加座谈会,并再给我们拍一张合影。

我和爱人惊喜万分,按照约定前往报社,见到了华商报记者蔡京瑞,一个温文尔雅的小姑娘。她带我们去钟楼,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为我们拍下了一张难忘的合影。随后,我们和其他夫妻一道,在《华商报》的会议室里,进行了座谈,我们说出了夫妻五年的幸福过往,总结出了属于我们“爱的箴言”——今生有你,无怨无悔。

2005年2月14日,我们夫妻的第一次合影和华商报记者为我们拍下的合影一同刊登在《华商报》上,当我们看到照片,还有几百字的我们的感情故事,心中无比激动,珍藏当天的报纸至今。

如今《华商报》20周年,我们仍旧通过它了解国家大事发展、突发事件起因,今年,还通过它组织的晒幸福活动,获得免费畅游乐华城的机会。《华商报》,真的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祝《华商报》越办越好,永远年轻!

我和父母的20年

20年前,华商报刚刚创刊,我刚大学毕业,那年金秋,我与爸妈一同前往当时的河滨公园,观赏金秋菊展,爸爸为我和妈妈拍下一张合影,那时的妈妈年轻精神,个头到我的眼睛。

今年元宵节,春意盎然,我陪父母来到人民公园,让路过的游客为我和父母拍下一张合影,这时的妈妈,头发已经全白,背也驼得似弓,个头还不到我的下巴。看到照片,我湿了眼眶。

感谢《华商报·今日宝鸡》给我这个回忆过去的机会,也感谢母亲,把繁花似锦奉献给了我们!(作者王小萍,华商报热心读者)

4 母亲卖报

张占勤

母亲是一位不识字的老报童,在市区卖报已经十多年了。由于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走街串巷,所以市区的大街小巷,她没有不知道的。火车站周围摆摊子的,她没有不认识的。街道上许多她叫不上名字的摊贩都和她打招呼,有的多年不见,惊呼“你还活着呢”。母亲今年已经68岁了,但走起路来步步生风,许多城里的老人根本赶不上她。她经常自豪地说,在我们卖报的人中间,我算是老资格了。

说起母亲卖报,还得从1996年说起。那年,我从县上调到市级部门,女儿刚到入托的年龄,我就将孩子送进幼儿园。那时妻子还在县上,没人照顾我和孩子,母亲就和我们住在一起,每天就担负起做饭和接送孩子的任务。她出身农家,干了一辈子的农活,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除了料理家务外就寻思着做些什么。一天,我下班回家后,她兴冲冲地对我说:“我看到有人在卖《华商报》,还有《电视报》,我想试试,看行不行?”。我当时就表态说,这是好事一件,不在乎你挣不挣钱,挣多少钱,在外面走走至少能锻炼身体吧。

那年头,每份《华商报》卖5角钱,卖出一份只赚 2 角钱。每天最多卖出10多份,就赚两三块钱。就这,她高兴得不得了。还经常说,你待在家里,谁给你一分钱呢。有一天,她边做饭边对我说,我们管事的说了,卖报是件光荣的事情。我想,这可能是报纸发行处工作人员告诉她们的,回来后就赶快说给我听,借此来为她从事的这一职业寻找精神支柱的。

母亲当然清楚,卖报只是她的副业,每天接送孩子,给我们做饭是她最重要的工作。卖报十多年了,她从没有本末倒置,除了双休日我们自己做饭外,从来都是准点开饭。但渐渐地,我们发现她主业、副业都不误,而且卖报真的成了她的一份正式职业了。

每天早上做完早饭后,她囫囵吞枣随便吃点,就匆匆上路了,这时我们还在被窝里睡觉。冬天的早上天还很黑,但这并不能影响她。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妈妈上班比我们还早,谁还给你们考勤吗。我知道,卖报的人很多,去得早就先拿到报纸,仓促整理之后还要火急火燎地赶到街道上叫卖。有时就像打仗一样,争时间抢速度才能争取主动权。

母亲卖报从来是风雨无阻,有时天下大雨,她都不在乎,回来之后雨淋得像落汤鸡似的,全身都湿透了,我们都嗔怪她,“这么大的雨,生一场大病,你划得来不?”她这时往往就默不作声。

没卖报前,母亲体质很差,经常头痛脑热,几乎浑身都有病,但慢慢地,她的身体奇迹般地好多了,这可能得益于每天步行锻炼的结果。没有计算过她每天行走多少公里路,只知道她每天在路上至少八、九个小时。每天晚上一回到家,她就喊着累得不行,浑身酸痛,吃完晚饭后就呼呼大睡了。第二天,她又精神抖擞重返她的工作岗位。现在,她一年很少感冒,就是感冒了也只吃几粒药片。

“你经常在外喝水不?”我们有时就疑惑。她只是淡淡地说,到附近人家的自来水管喝几口,都多年了,已经习惯了。我家附近有一诊所,全家人有什么小病就经常去那里,和医护人员熟悉了,只要一有机会,我们就央求大夫给母亲检查检查,而大夫诊断之后总是满有把握地说:你妈的身体状况比你们谁的都好。每每听到此言,我就感到非常幸福。没想到卖报还能买来一副好身体,比吃药还管用,也算我有福吧。

母亲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发行站给她们送一些月饼或者米面油之类,她就要念叨上好几天,说人家这好那好。每年的高考和中考结束后的第二天,是她们一年中的“发财”机会。报纸上必定要刊登考试答案,销路好,她就多领几十份,每到这个时候,母亲回家后就会兴奋地对我们说,今天多赚了一二十块。

母亲过惯了苦日子,所以她过日子格外仔细,从不乱花钱。我们经常给她些买菜的钱,可她只买一些大路菜,家里好多菜还是她从集市上捡拾来的。卖报之时,她经常光顾一些蔬菜市场,问问人家剥下来的菜叶子还要不要,许多热心人就将不用的菜叶子送给了母亲。除了卖报外,母亲还常常将一些能做饭烧火的木材、木棍搬回家来,害得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将它们打包送回老家去。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勤奋而又普通的农家妇女,一个对生活永远乐观、非常知足的人,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

(作者张占勤,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随笔集《那盏路灯》,现供职于宝鸡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新闻推荐

太白县 文化扶贫惠及贫困户

本报讯(王振华记者韩小珍)近日,太白县“***·精准脱贫”文艺巡回演出活动在太白河、王家塄、靖口等镇相继拉开帷幕。太白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分散,文化活动单一。为了让贫...

太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