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瓦窑的瓦

成都日报 2022-02-18 03:59 大字

旧时三瓦窑一景成都历史图片

杨虎/文

从现在数起,不过二三十年前,我们的头顶上,随处可见各种类型的瓦,不管天晴下雨,它们始终默默地拱起脊背,相互支撑,荫护着每户人家的日子。乡间的日子寒苦些,瓦便经常铺些竹叶、树叶在身上,仿佛为庄稼人增添了些许温暖。城头的生活宽裕点,瓦也闲情逸致,一逢雨天,就敲打出好听的节奏。那时候,人们的生活也同瓦一样,朴素而充满温情。

瓦是从田野里来的,它的前身是土。或者说,土是它无忧无虑的童年。在穿过瓦窑的火焰之前,在被一双双长满茧子的大手唤醒以前,童年的瓦是在黄土的梦里深沉地酣眠。然而,因了人类生存生活的需要,总有一些泥土注定要告别依偎在母体里的童年,成为脊瓦、槽瓦、滴檐瓦,成为小青瓦、琉璃瓦,成为人们头顶上那喜怒无常的天空最温暖的一部分。

古书里说,瓦,已烧土器的总称。我们今天所说的瓦,一般泛指用于覆盖房屋而烧制的陶瓦。陶瓦大约是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066年)开始用于屋顶,从岐山遗址可见遗存,当时仅用于屋脊部分。到了春秋时期,屋面开始覆瓦,其时较多板瓦、筒瓦,表面多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

春秋早期,屋面覆瓦的建筑还不多。到了战国时代,一般人的房子也能用瓦了。到了秦汉,形成了独立的制陶业,并在工艺上作了许多改进,如改用瓦榫头使瓦间相接更为吻合,取代瓦盯和瓦鼻。西汉时期,工艺上又取得明显的进步,使带有圆形瓦当的筒瓦,由三道工序简化成一道工序,瓦的质量也有较大提高,故称“秦砖汉瓦”。

中原地区与瓦的纠葛比成都平原略早一些。而成都平原由于都江堰的滋养,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从官家到平民,由有钱人家的飞檐斗角到乡村小农的灰瓦白墙,众多房屋的营建对于瓦的大规模需求便被激发出来。恰巧,适合做瓦的黏性黄土遍布平原各个区县,一时,成都平原瓦窑林立,主要烧制一种俗称小青瓦的弧形瓦,至今邛崃有个景点,叫瓦窑山,烧制陶瓦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隋唐时期。而在温江区发现的3座宋代古窑,大量尚未烧制完成的青色瓦片仍堆积在窑中,因其外形像馒头,俗称为“馒头窑”。

“馒头窑”里青瓦生产过程中的种种细节今天人们已经无从知晓,但成都外南“三瓦窑”有关制瓦烧瓦的种种至今仍然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说文》说:窑(同窯),烧瓦灶也。而诗人的描写则充满了生活气息,范成大这样写道:“日明渔浦纲,风侧瓦窑烟。”其实,真正的瓦窑生产,不仅没有什么诗意,反而是异常艰辛的劳作。

三瓦窑建于明朝。自清初以来,沿府河的九眼桥至今三瓦窑一线,分布有大大小小的砖瓦窑场。原望江公园旁的窑场称为头瓦窑;今蓝天小区旧址处的窑场称为二瓦窑;今三瓦窑地区的窑场称为三瓦窑,并因窑场集中而形成名为三瓦窑的场镇。

那时候,烧制陶瓦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但燃料既不是煤炭,也不是燃烧时间长久一点的硬柴,而是稻草、麦秆、玉米和油菜秆等。有时候柴草缺乏,河边的芦苇、野草都被砍伐来用于烧窑。这且不说,三瓦窑一般的窑都高2丈许,内空直径也有1丈多,不经烧的柴草每天不知道要让烧窑人跑多少趟。每天,那一座座硕大的瓦窑远远望去,就像一大片浓烟滚滚的碉堡。在此烧窑的都是穷苦的苦力,尤其是整天与黄泥巴滚在一起的瓦工,在打霜下雪的季节,赤脚踩在冰冷的黄泥里,更是苦不堪言。

如今,瓦房已经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相应的,瓦窑也已渐渐远去。当我们坐在空调高楼里怀念所谓朴素温情的川西民居时,那从先祖时代起就忙碌在瓦窑里的身影其实更值得我们去尊敬,去铭记。

新闻推荐

陕西省3项考古参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月8日,中国文物报启动了“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活动。2021年全国经过审批的考古发掘1700余项,候选项...

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岐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