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何以“煮”出经济风味?宝鸡岐山“一碗面”的高级“煮”法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号 2021-09-07 09:06 大字

△岐山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传统特色面食,有其悠久的历史,独具数千年周文王故里遗风。图为宝鸡市岐山周城景区。

回到陕西,臊子面必须得做出岐山的原汁原味。岐山醋、秦椒辣面,杨龙刚家地道的农村臊子面味,带来了让人眼馋的人流量,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上千碗。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杨龙刚有时候去别家馆子试吃,最近去的一家店,“肉臊子汤不‘煎’,喝一口就黏嗓子,大油的汤只保持温热就会这样,要想好吃必须要用小火一直滚起来。”

隔三差五,这群离开家乡在外奋斗的岐阳人便会聚集起来,话题总也离不开生意和娃们的碎事。这倒是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目前在外做生意的几乎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70后”“80后”。

早在几年前,离家数十载的“50后”“60后”陆续回村。今年63岁的张天科,2007年开始在西安卖铡面,供三个孩子读大学,三年前关门回了家,“年龄大了,干活吃不消。”他的话道出这个年龄人的心声。

早晨4点起床,不到5点开始铡面条,上午11点前送到各个饭馆。因为每天使用宽刀切面,夫妻俩得了不同程度的腱鞘炎,手腕经常酸痛。

开面馆也不轻松,早晨6点多到菜市场买菜,为两个吃饭高峰期做准备:上午11点到中午2点,晚上5点到7点多,三四分钟就要做好一碗面。

因为下苦大,大多数“90后”不愿意涉足这行。杨龙刚说,“20年前,我当学徒的时候,总追着师傅问诀窍,现在我带徒弟,得主动跟他讲,不然一个不乐意,徒弟就撂挑子不干了。”

岐山臊子面作为一门传统手艺,是岐山的名片。近几年,岐山县出台多种措施,打造“一碗面”经济,围绕餐饮业外出务工,推动臊子面产业化、市场化,在形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下足功夫。(《当代陕西》2021年第16期)

宝鸡新闻网最新原创作品:

人手一册,宝鸡人的十四运会行为指南

新闻推荐

寻找农民发明家 高志文和他的农机梦

本报记者杨杰“发明创造是我的爱好,我也把它当成事业去做,半辈子都在干这一件事,我绝不会放弃。”提起近30年的发明经历,66岁...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