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陕西面馆

咸阳日报 2021-04-08 08:24 大字

高全孝

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去拉萨出差。拉萨有美景,也有美食。有意思的是,每次去拉萨,我都要去寻一家陕西面馆,吃一碗陕西面条,安抚一下自己的面肚子。

陕西人,不管走到哪里,总是放不下心头那一碗面条。拉萨城里到底有多少家陕西面馆,我没有统计,无法说出准确的数目,但感觉很多,好像已经成了一个品牌,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陕西面馆,其中不少也曾留下过我的足迹,有过“一面之交”。这些陕西面馆多为一间或两间临街门面,普通装修,干净卫生,生意都还不错,面条品种也不少,有岐山臊子面,裤带面,棍棍面,油泼面,菠菜面,酸汤面,蘸水面、biangbiang面,基本上内地陕西有的,拉萨都可以看到,颇有“面面俱到”的意思。在拉萨的北方人不少,起初来陕西面馆的也多是陕西人和西北人,随着陕西面食在拉萨叫响,陕西面馆在拉萨也深深扎下了根,食客队伍也壮大起来,全国各地各民族同胞都有,男女老幼,南腔北调,好不热闹。他们或是一个人来吃独食,或是几个好友相邀一桌,一碗面传递着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温度与舒适,简单之中彰显的是满满的情与爱。

徜徉在西藏的陕西面馆,不免有些怀古,很想知道当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后,拉萨城里有没有新开的陕西面馆?文成公主有没有尝到家乡的味道?想必是有的。长长的面条,一头连着拉萨,一头连着长安,红辣酸汪,飘着麦香,是远嫁女子乡愁的一种诠释和慰藉。据说陕西面条也是陕西人克服高原反应的一种灵丹妙药,要比高原安和红景天还管用。初来高原,一碗热气腾腾的家乡面下肚,很快就会额头微汗,浑身舒坦,上下通畅,精力恢复,哪里还会有什么高原反应?!

陕西面馆从黄土高原来到青藏高原,多遵循家乡做法,多保留着陕西元素,大蒜、粮食醋、大老碗、油泼辣子,还有字正腔圆的陕西话,从视觉、味觉、听觉、嗅觉上迎合着食客们的味蕾,也借此赢得拉萨餐饮业一席之地。拉萨的陕西面馆,多数是一种家常小吃,一家普通面馆,算不上高大上,比不上精美的川菜和粤菜馆,却正是它的普通和家常,让人平添很多亲近感,在舌尖上享受美味的同时,能感受到黄土地人的宽厚与朴素,有一种家乡情怀。且不说面条的味道,单是那盛面的老碗,就有种质朴和豪放感,和西藏人的性格还是蛮相符的。想来这也是陕西面馆能在拉萨源远流长、和谐发展的一个因素吧。

下一次去拉萨,我还会寻一家陕西面馆,去吃一碗陕西面条。 (B)(9)

新闻推荐

星星之火燎西秦丨重温革命先驱李琦、曹永丰、张云锦的峥嵘岁月

(1927年6月,中共岐山特支在落星湾、张家村等地建立农民协会、农民自卫队,开展农民运动)“就在周公庙职业学校的‘脚柜处’,这...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