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周原 宁颖芳

陕西科技报 2020-06-19 09:39 大字

作为西岐(今岐山县)女子,我多少次回到故乡,走进周原,走进这片厚重的土地,去触摸这里的一枝一叶,感受徐徐吹过的微风,遥想这璀璨的历史文化与文明诞生源头的故事。去箭括岭,去周公庙,去凤凰山,去周原遗址博物馆,去太公祠……

也许了解周原,了解周文化,不仅仅是读《史记·周记》,我更喜欢通过《诗经》,去感受先祖的悲欢离合。而在《诗经》的风、雅、颂里,又以风最为生动感人。颂是“宗庙之乐歌”,在宗庙里演奏歌咏的诗。即皇室宗庙祭祀、歌颂祖先建功立业的诗,雅是上层士大夫们的赞扬之诗,而十五国风是平民心声的一种反映,即歌咏自然、劳作、爱情与生活的一部诗歌。

周朝是一个诗意葱茏的时代。“周原朊朊,堇荼如饴。”不是说周原这片沃土上生长的每一种野菜都是香甜的,没有苦涩的,其实更多的是人们对当时美好生活的一种颂扬,也可以说是人们生活满意度与幸福观的一种体现。沃野千里,良田美池,生态环境良好,是田园生活最美好的一幅画卷。“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采采卷耳,不盈顷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总之,《诗经》里,采薇、采葛、采藻、采蘩……等等,遍地芳草,遍地花开,牛羊满坡,河流清澈,群山苍苍,五谷丰收,生活是一曲美好而纯真的田园牧歌。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简单的生活,物质简单,内心安宁,精神丰盈,人单纯、善良而朴实。人敬畏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那时,没有硝烟战争,没有流离失所,国泰民安,周公制礼作乐,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所以人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是最充裕最强烈的。因此,在《诗经》里,关于植物花草鱼虫鸟儿的诗句特别多,而以花草比兴,以景写情,则是对诗意生活的一种反映。

2015年夏日,参加周公庙散文笔会期间,我去周原遗址贺家村,看凤雏遗址。正是夏季雨后,被围起来的遗址门口盛开着鲜艳的蜀葵。进了大门,里面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清晨的阳光柔和明媚,我们行走其间,遥想当年宫殿房屋恢宏的模样。低下头,却在脚下的草地上发现了地软,这天赐之美食,一大朵一大朵,隐藏于草丛之中。于是,我们蹲下来捡拾地软。恍惚中,我仿佛回到了千年以前,我是周朝那个女子,在采卷耳,在采葛,采薇……生活简单而静谧。

笔会结束,我回到距周公庙十几公里之外的乡下老家去看望父母。洗干净捡拾的地软,竟然有一大盘,和鸡蛋一起炒,做了米饭,为年老的父母当午餐,味道非常鲜美。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周原大地,正因为风水极好,三面环山,和煦的南风吹来,阳光普照,岐水环绕,所以“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栖矣,于彼朝阳。”“古公禀父,走马来朝”“曰止曰时,筑室于兹”。美好的自然环境,让周代先祖在这片风水宝地定居下来,从此生息繁衍,开启一个朝代的繁荣,也孕育了华夏文化的源头。

《诗经》中,既有自然的美丽风光,也有日常的温暖生活。既有平实朴素的爱情,也有辛苦欢愉的劳作。即有忧愁悲伤,也会升华为缤纷的诗意。正是这诗意的光芒,千百年来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诗歌是人们对生活的真实呈现与激情吟唱,是对未来的憧憬希望与美好寄语,是人们内心的甜蜜幸福与苦涩忧伤。千年了,改变的是时光,是生活方式,是物质的丰裕与先进,而人类的情感却是相通的,亘古不变的。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到“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从“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到“投之以琼瑶,报之以木桃”;从“桃之夭夭,宜其室家”,到“女曰鸡鸣,士曰昧旦”……一部《诗经》,也是一本厚厚的生活、爱情、梦想的日常素描簿。

周原是一个诗意芬芳的地方,在那片心灵的净土上,有诗,有歌,有田园,有爱情,有梦想,有远方,有等待,有慢下来的时光。作为《诗经》的诞生地与源头,隔着千年厚厚的时光,让人心生无限向往与敬仰。那份浪漫的诗意,那片故园的深情,在诗歌的反复吟咏中,越来越明亮灿烂。

新闻推荐

宝鸡:疏“堵点”接“断点” 让市场主体重拾信心

□张毅孙海涛“如果不是当地政府出手减免房租,我当下就得停业。”如释重负,是陕西省宝鸡青蓝培训学校负责人刘雅娟的真切感...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