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炒辣子
□白描
久居北京,常常念想家乡的吃食。妻子是北京人,曾在陕西插队、工作二十余年,学会了擀面、烙饼、做羊肉泡,她的羊肉泡曾得到路遥的激赏。当年在陕西作协大院,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中午爬起啃两个蒸馍,随后便不知道下一顿的时间和着落了。一次吃过我妻子的羊肉泡,上了瘾,过一段就会打招呼:再来一顿羊肉泡咋样?
可是回到北京,妻子的羊肉泡和面条,就不是陕西的味儿了,她也很努力地想复原当年的手艺,羊肉亲自煮,佐料亲自配,饼子亲自烙,做油泼面,辣子要亲自撒,葱花蒜末味精酱醋要亲自搭配,油要亲自煎、亲自泼,严格按陕西程序走,一切都不要保姆插手,可是总吃不出陕西的味道。我告诉妻子说,不是她的手艺退化了,而是水土在作怪,京城入口的东西,来自天南地北,五味杂陈,内蒙古的羊,北京的醋,四川的辣椒,河北的葱,山东的蒜,怎么能做出秦地的味道?
在鲁迅文学院前多年我和雷抒雁共事,有时为吃一顿面条,开着车满北京城转悠找寻陕西馆子。一次岐山县委书记来京,告诉说在阜城门开了家岐山面馆,下了班我和雷抒雁直奔阜城门,从北京城东到城西,找遍了阜城门一带,花了两三个小时,竟不见影儿,凑合着在一家京味馆子吃了顿炸酱面,硬撅橛,凉哇哇,味同嚼蜡,哪能与陕西面条比,直吃得垂头丧气。
后来知道北京有家杂粮食府,陕西蓝田人开的,纯粹地道的秦风秦味,与阎纲、周明、雷抒雁等诸乡友相约了去,直吃得大汗淋漓,真格叫解馋。一次北京一干朋友提议周末开车去乡间吃农家饭,我说服他们改了主意,领到民族文化宫后边的杂粮食府。朋友们一看食谱觉得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吃,样样数数五花八门点了一河滩,肉夹馍、羊肉泡不消说,那是他们早就垂涎的,等到端上辣子蒜羊血、浆水搅团鱼儿、苜蓿麦饭臊子面,这鲜物他们哪样见过?哪里吃过?一个个吃着碗里盯着盘里,只恨自个肚囊太小,容不下如此丰富的人间美味。
2004年冬,我带领鲁院作家班赴延安进行社会实践,一行五十余人,圣诞节正在西安,我选择了西安杂粮食府,在这里欢度一个土洋结合的圣诞之夜。那晚还邀请了贾平凹、子页、杨牧之等陕西作家与鲁院青年作家们共度节日。吃了多少样数东西,记不清了,记得光是稠酒,就喝下数十壶,醉倒了两位女士一条汉子。一顿土吃物吃得可心惬意,一个洋节日过得尽兴尽欢。
不久前,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在西安颁发,颁奖会议地址选在北郊的桃花源山庄,我应邀出席颁奖活动。到了后,才知道这山庄和西安、北京两家杂粮食府为同一老板麾下的产业。颁奖大会后,一位省委领导宴请北京客人,吃山庄的陕西饭,上的自然都是山庄的拿手面食招牌菜。其中有一道鲍鱼炒辣子,报了菜名,就教人大吃一惊:鲍鱼能和辣子炒到一块?我吃过砂锅慢炖的鲍鱼,北京“沈记靓汤”一位熟悉的大厨曾告诉我,鲍鱼需在前一晚泡于冷水中,隔天取出,刷洗干净,不能让杂质影响到鲍鱼的口感与品质。洗净后加水浸腌,然后在蒸笼内以大火蒸若干小时,再放到砂锅中,加老母鸡、猪小排、火腿,干贝、生猪油与糖等材料,慢炖若干小时,取出后加入原汁、蚝油再慢煲,整个烹制的过程非常繁杂,也需要很高的烹调技术。多年前在日本,我还曾享用过一顿生鲍鱼,吃法叫“沙西米”,生吃要的就是鲜美的口感。现在把鲍鱼和辣子一锅炒,有这种吃法么?
大家面面相觑,交流着诧异的目光。西安当地的陪同率先示范,拿起一块锅盔,筷子当间一插豁成两瓣,将鲍鱼辣子夹进锅盔里,嗬,分明就是一个“肉夹馍”嘛!大家哄笑起来,席中的几位老陕——阎纲、周明、雷抒雁、何西来、李炳银和我纷纷效法,啧啧,别说,这鲍鱼辣子夹锅盔还真别有一番味道。大家边吃边议论,说这是老陕的发明,只有“关中愣娃”才能如此爆冷,整出个辣子炒鲍鱼!席中还有老作家邓友梅和他的夫人、冰心的女儿吴青教授和她的先生,这几位都不是陕西人,他们惊叹的是陕西人的实在。想想也是,鲍鱼的珍贵程度是以“头数”来区分的,头数也就是每一斤里鲍鱼的数量,五个头就是每斤有五只鲍鱼,九个头就是每斤有九只鲍鱼,头数愈少,代表每只鲍鱼愈大,价钱也愈昂贵。看看餐桌上的鲍鱼,个头不算小,搁在广东人手里,这几十只尤物不知会翻出多少花样,要你多少银子。席中的老陕自嘲说家乡人不会做生意:“看看,就这么傻,把金子当铜卖!”邓友梅则调侃说,陕西人求真务实是发自骨子里的!一句话,说得众人哈哈大笑。
鲍鱼炒辣子,确实能说明陕西人性格里的一些东西,可以说他们粗、笨、愣、傻,不会讨巧,不会玩花活,不会赚钱,不会夺人眼目,但也可以说他们实诚、实际、本色、厚道,他们会把最真实、最本质的东西坦献在你面前,不会掺假,不会粉饰,他们敢于把外边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拿来就要本土化,不拘成规,不拘形式。秦人喜辣,也好鲜,鲍鱼炒辣子,一样东西两样都占了,我吃我受用,管你外人怎么看,怎么说,怎么想。这是汉唐遗风,是自信,是陕西人特有的气质与风采!
众人从鲍鱼炒辣子说到陕西人的性格,再回到吃食,说保不定这鲍鱼炒辣子会传开来,成为一道特色菜。很多名吃就是这样发明的,想当年秦始皇征战六国,后勤保障成了问题,于是直接把面粉分发给军士,没有锅灶,军士们就用盔甲当锅,把和好的面粉在盔甲上烙烤,从而发明了至今盛传不衰的陕西名食锅盔。所谓绿色食品,就是简单、本色。
大家越扯越远,越扯兴致越高,一顿鲍鱼炒辣子,直吃得众人不亦乐乎。
新闻推荐
为推动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发挥典型案例警示震慑作用,日前,我(陕西)省7市先后...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