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医院筑牢阻击疫情的坚固防线

西北信息报 2020-03-11 00:58 大字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担当!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坚守!在新冠疫情面前,院里的每一位党员干部,每一位职工,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白衣战士的神圣职责,为全县人民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疫情防线!”近日,岐山县医院院长李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岐山县医院作为全县唯一的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为了科学有效应对,他们坚持对患者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组织全院党员干部职工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之中,用不惧风险、勇于担当的精神和科学严密的防控措施,有力促进了岐山县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用担当吹响战“疫”集结号

疫情发生后,岐山县医院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抓早动快、周密安排,认真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院长李超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全面统筹安排全院的防控救治工作,多次召开相关工作协调、物资调度会议。

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控,克服恐慌心理,筑牢了抗击疫情战斗堡垒。

用责任坚守一道道防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岐山县医院以快速度、强力量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迅速组织全院职工进入“战时状态”。

全体干部职工毫不畏惧,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严把防治“六道关”,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严把预检分诊“入口关”。完善改进预检分诊“三通道”设置,对所有进入院区人员做好“一问二测三登记四分流”,引导患者合理就诊。严把发热门诊“诊查关”。体温在37.3摄氏度以上的外地患者,怀疑新冠诊断的患者在发热门诊由专职护士采血,专人按照防护程序送至检验科化验。严把疑似诊查“流程关”。疑似患者检查电话通知检查科室提前准备,专职护士引导患者按指定路线检查往返。严把隔离病区“防护关”。疑似新冠肺炎病人从病员通道进入,医生护士做好二级防护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严格实施“一房一收住”,同时按传染病程序上报。严把医废处理“规范关”。确诊新冠肺炎病人用过的被服按新冠感染性废物处置,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医疗和生活垃圾与其他病区分开管理,贴上新冠字样标识,医废专职人员在二级防护下,严格称重、登记、按照规定的专用路线转运,并单独暂存处置。严把防护“细节关”。在病区和门诊配备足量的手卫生设施,方便人人手清洁;每天对全院病区、病室、诊室,特别是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预检分诊、CT检查通道等重点部位,加强通风次数和消毒频次;电梯由专人看护开门,电梯间放置抽纸供患者按楼层键使用,杜绝交叉感染,保障群众安全,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用作为彰显医者本色

呼吸内二科主任王周勋,从疫情开始已经30多天未回家,他说:“疫情来临的时候,我这个感染科主任,老共产党员,就要做到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工作安排和人员防护,病人的诊疗检查周转都是每天思虑的重点。呼吸内二科医生张宁飞,在发热门诊连续上班12天,每天值守24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体现出一个年轻党员医生的责任担当。呼吸内二科医生路卫平和5名护理人员,在隔离病房一干就是9天,一天下来衣服都湿透了,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脸破皮了,皮肤起疹了,仍坚持完成任务。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医务科主任王建锋的电话就一直插着充电宝,安排科室制定预案、组建一线梯队、汇总情况信息,办公室里就像前线的指挥所,时刻处在战斗状态。控感科在马亚红主任的带领下,就像拧紧的发条,一刻也不停歇,规范制定流程、防控知识培训、督导防控消杀,确保院内零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

急诊科处于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他们在科主任张鸿彦的带领下,克服种种困难,奋不顾身,忘我工作。复转军人组成的120汽车班随时待命,准备出击,凌晨2点去西安拉运物资说走就走,四套救护车全部出动毫不含糊,最多一天出车44次。还有三位复转军人在防保科刚报到,就挑起了全院消杀的重担,每天背着几十斤重的喷雾器,负责全院公共区域喷洒消毒,每天两次,每次2小时,重点部位要消杀4次。

面对看不见的枪林弹雨,岐山县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用自己的铮铮誓言和实际行动诠释了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守护了一方健康和安宁。本报记者 杨东世 通讯员 龚晓辉 石军涛

新闻推荐

一位医者的战“疫”坚守

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一群不畏艰险的白衣“战士”为了人民的健康,义无反顾的奋战在战“疫”一线。在岐山县,有...

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岐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