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度陈仓看中国
申弓
接到古城宝鸡“国脉凤香中国故事,西凤酒‘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暨全球征文赛颁奖盛典”的会议邀请函,欣然回复:准时到会!
对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华夏子孙都耳熟能详。我最早是在孩提时代看《西汉演义》的小人书知道的,当时就对那位开汉大将军韩信的奇谋大智崇拜得不行,可以说,西汉的争霸大业就是从这个奇谋奠定的。
其实,陈仓就是现在的宝鸡,而且,发生在这个古城的汉语成语远不止这一个,还有“秦晋之好”“画地为牢”“乘龙怪婿”“未雨绸缪”“日中为市”“覆水难收”“爱屋及乌”“握发吐哺”等等。每一个成语又都是一个历史典故,都带着一个既动人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就说这个妇孺皆知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吧,当年楚霸王将刘邦封为汉王,贬至蜀地大山里去。刘邦用了张良奇谋,将计就计,一把火烧了五百里栈道,以此麻痹敌人。其后又用了韩信为大将军,韩信用了这个奇谋,一方面大张声势派樊哙带兵去修栈道,自己却与刘邦率部偷偷从褒水小道突袭陈仓,一举击败秦将章邯,后来再击败霸王项羽,成就了汉朝四百年霸业。
想当年,浩浩大军来一趟陈仓,都得暗度;现如今,我们可以朝发夕到了,真乃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我们入住的酒店,是目前宝鸡市最高的大厦。从房间往外看,可以俯瞰半个宝鸡城。从房间远眺,一条河流在不远处流过,那是有名的渭河,传说姜大公曾经在这里钓过鱼。一条廊桥横跨渭河,桥头有一只金凤凰雕塑,昂首云天,像是嗷嗷有声,山上是一只大大的石鼓,就知道那是宝鸡的历史所在,恨不能立马跑过去亲密接触。
从酒店下来,徒步廊桥。廊桥两边扶栏,镶嵌着诗、书、文、图,只可惜因为是晚上,光线不足,只模糊看了个大概,还真记载着宝鸡的历史,也记载着华夏的古往今来。从廊桥往回望,我们下榻的酒店,直播云天,闪烁着五彩霓虹,“看中国”“来宝鸡”“品西凤”,三组文字反复闪现。心里便产生了好奇,“来宝鸡,品西凤”,那是当然的,西凤酒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名酒,而且就产自宝鸡,可为什么“看中国,来宝鸡”?
第二天参加完颁奖盛典之后,参观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才算是解开了这个疑团。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原为宝鸡历史文物陈列室,始建于1956年,2010年落成的石鼓山新馆为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馆藏文物包括何尊、折觥、厉王胡簋、墙盘、秦公镈等禁止出境文物。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主陈列“周秦文明之光”,分为西周王朝在宝鸡发祥和秦国从宝鸡崛起、“盛世吉金——中国21世纪考古新发现特别展”“岐山董家村西周窖藏专题展”等部分,荟萃了宝鸡地区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金器等精品,展示了周族兴起、古公迁岐、武王灭商、分封诸侯、周公礼制、秦君游猎、穆公称霸等一系列重大史实,生动地再现了周秦王朝的各个历史侧面,使人们认识到青铜文化魂之所在,看到周秦文明对华夏五千年所做的巨大贡献。
众多文物中,印象最深的为“何尊”。所谓何尊,就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的青铜器具,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做的祭器,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尊内铸有122字的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武王的遗训,“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这是中国人应该记住的一件大事。
常都说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而宝鸡的关桃园遗址证明8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5000多年前炎帝就在这里开启了中华农耕文明,历史上的周秦王朝,都在这里发迹。在这几乎每一步都能踩上一个名胜古迹,每一脚都能踢出一件千年文物!首次出现了“中国”二字的何尊,就是在这里出土,难道还不足以说明“看中国,来宝鸡”吗?
新闻推荐
◎李建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个体农民几千年来在自然经济状态下生活、劳作,形成独立而稳固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
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岐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