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改革让文化产业“燃”起来
在陕西宝鸡市金台区刘家台村一个废弃了10多年的破旧水泥厂里,35岁的王超正在带领工人向着他的梦想靠近。
已经没了门窗的老式办公楼,墙皮脱落、看不出原样的巨大车间,高大的圆柱体的水泥储罐,还有那些曾经的仓库等等,在王超看来都是难得的宝贝。这个一直在大城市创业的小伙子带着自己积累的上千万元资金,要把这里变成他理想中的文化艺术创意园。
“在宝鸡,像王超这样的个体文化经营户有8万多人,文化企业达到80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个。全市文化产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宝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鲜萍告诉记者。
截至2017年年底,宝鸡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已达110户,相比2016年底新增41户,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15%,位居陕西省前列。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133户,营业收入增长29.8%。
“文化+”助推新业态
“项目是文化产业的‘筋骨’,是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发展文化产业,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将历史和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宝鸡市市长惠进才说,文化产业的载体是项目,外在是产业,内涵是文化。
近年来,宝鸡市把项目建设作为助推文化产业追赶超越、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依托“文化+”“互联网+”,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周秦文化产业示范区项目如火如荼,太阳市文化产业园项目加力推进,金台观道文化景区项目热火朝天,香港雄峰达集团与西安雄峰印刷包装公司合资两亿元的陈仓区雄峰彩印包装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投资两亿元的帝太食品烟酒包装材料生产线项目已完成拆迁征地等前期工作,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喜人。
随着宝鸡市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引爆点”,启动实施大美佛汤城、三国文化体验区、大水川等文旅项目148个,累计完成投资193亿元,太白山、法门寺、陈仓老街等一大批精品景区相继投用,建成接待万人以上的A级景区46个,市级工业文化旅游示范点10个。
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23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7.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1%和34.6%,位居陕西省第二,彰显了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无穷魅力。
联动发展促共赢
陕西大工纸包装公司是陈仓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一家文化企业,集创意设计、制版印刷、生产加工于一体,总投资2.5亿元,是娃哈哈、汇源、达利园、蒙牛等名企的定点供货商。总经理王会勤告诉记者,宝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挖掘不完的文化素材,公司选择宝鸡投资,除了市场因素外,最主要的就是文化因素。她拿出公司给岐山特产做的包装盒告诉记者,如果离开了岐山地域文化特点,这个包装设计就没有了生命。“公司产值现在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这其中文化因素占比非常大,文化对公司利润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二。”王会勤说。
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中国西部文博会上,围绕“看中国、来宝鸡”这一主题,宝鸡市突出“四城建设”主线,创意策划了周风秦韵、风雅陈仓、非遗传承、文化旅游、智慧宝鸡、西北古道等内容,会上签约9个文化产业项目,投资额104.83亿元,签约、投资额均列陕西省参会地级市之最,也是宝鸡的历届文博会之最。
今年6月初,宝鸡市委宣传部还组织宝鸡文化名人出征“上海滩”,集聚在黄浦江畔,举办了宝鸡市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此前,宝鸡宣传招商推介团先后拜访了苏州、杭州等地文化名企,对照差距学经验、取真经。
张哲浩 杨永林 赵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桦)近日,崔敬义《明月一轮照古今》文集出版。《明月一轮照古今》文集分为年节漫笔、往事回眸、十二生肖趣话、...
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岐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