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干馍馍”到“袋袋奶”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
司马迁杯
民歌民谣新闻头条征文大赛
中国好花椒韩城大红袍
韩城创建全国大红袍花椒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岐山 王英辉
要上初中了,我却犯了愁。岐山益店西街中学距家四五里路,不可能像妙敬小学时那样,与发小们来来回回边玩耍边走读了。
首先是中午的伙食问题让我辗转难眠。当时的乡村学校,尽管不能与城市里相提并论,但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一日三餐早已不成问题了。可是吃惯了家里饭食的我素来嘴刁,无奈之下,母亲托人找到了在学校管后勤的一个本村女婿马老师,好说歹说让我在教师灶上搭了伙,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钱和粮,交灶上,
每日饭食有保障,
不用回家去赶趟。
臊子面,油汪汪,
连咥两碗心欢畅,
浑身是劲去课堂。
那时学生食堂的队伍永远都排得老长,我生来腼腆,挤到队伍里去,推来搡去老半天还买不到一碗面。青春期的孩子们,吃不饱,干不乏,浑身尽是劲儿,一到开饭的时间,全都跟脱了缰的野马一般,拎着搪瓷碗就往北山墙的食堂跑,完全是百米冲刺的速度。
周末回家,我把学校这些既好笑又不可思议的事情讲给姐姐跟几个堂姑听,谁知她们微笑着倾听完我的诉说后,纷纷围拢过来批评:“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那会带着家里烙的锅盔,排不上队了就吃馍!干馍馍!你还弹嫌!”
在她们叽叽喳喳的讲述中,我了解到了比我早好多届的学长们当时的校园生活片段:
那个年月好可爱,
临近放学抓碗筷,
只盼老师下讲台。
铃声响,奔门外,
嚷着肚子已饿坏。
学生娃,跑得快,
顺着墙根站一排。
伸长脖子急等待,
生怕一会没饭菜。
片片面,白又白,
一勺一碗不奇怪,
兴高采烈端回来,
汤少面多真不赖,
搁点辣子就开怀。
听她们讲,学校里一部分北乡跟南塬的同学,家基本都在十多里甚至二十里以外的偏远山村,那阵子常常带着半口袋馍馍,每到周五前后,干得难以入口时,他们便会盛来一碗汤面片,将干馍馍掰碎了泡进去,连吃带喝,一点也舍不得浪费。可是,当时的学生并不觉得这是苦,这是煎熬,用他们的话讲:“比起70年代求学的父母那一代,咱们可不是在蜜罐里么。”
父亲也常常给我说到他在镇上读书时的那一段难忘岁月。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家里人口众多,生产队的工分又少,每回分到户的粮食根本就维持不到来年开春,但是全家为了上初中的父亲,硬是从牙缝里挤出口粮供给他。见不到白面的日子,祖母就磨了高粱面,混合着做成干粮让父亲带到学堂充饥。那时候的玉米面馍馍顶饱吃便是一种奢望了,背去的玉米面粑粑馍,还不能贪嘴两天吃完,必须数着日历,确保不能出现饿肚子的窘状。因而每每接近礼拜天,馍馍的表皮就会出现开裂或霉变,干得跟一块块砖头一样了,那光景真是让人既唏嘘又感慨:
玉米面粑粑黄又黄,
老布书包装。
数着日子守恓惶,
不敢早吃光。
面汤接来一茶缸,
掰碎泡馍汤。
饥肠辘辘心发慌,
粗粮赛细粮。
没有调和没有糖,
照旧吃得香。
外甥升到岐山中学后,我多次去学校参加活动,亲眼目睹了那几近与街道小吃摊相媲美的学生食堂,宽敞明亮的大厅中央,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连体饭桌,大白板上列有详细菜单和营养对比表,冰柜里随时都有可以食用的新鲜美味。从老师的口中我进一步了解到:一袋袋营养奶每天都有供应,一枚枚鸡蛋全都会发放到学生手里,一根根火腿肠顿顿都能吃到。现在从上到下,从社会到校园,大家对中学生的“蛋、奶、肉”营养工程极为关注,他们每天的伙食与几十年前相比,真可谓天天都跟过年一样:
如今学生幸福多,
琳琅满目看餐桌。
变花样,费思索,
不让娃娃受坎坷。
袋袋奶,天天喝,
鸡蛋代替蒸馍馍。
营养菜,在饭锅,
一帮灶夫忙张罗。
热汤美味暖心窝,
乐得家长唱赞歌。
新闻推荐
岐山两所小学将被拆掉建成5A级景区 眼看要开学 新学校还是工地 2000多个娃在这咋上学? 家长担心甲醛超标影响孩子健康 教体局称经检测环境质量合格
8月13日,正在建设中的岐山县中心小学,操场还是一片黄土地,一些建筑物正在进行内部处理近日,有家长反映称岐山县城北小学和实...
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岐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