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数据 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 西安九成受访者有固定阅读习惯

华商报 2018-04-23 01:53 大字

2018年4月23日第23个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2017全民阅读趋势报告及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相继公布,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人均每天读书20.38分钟,民众阅读总量稳步增长,56%的受访者年阅读总量超10本。然而,中国人的年阅读量较国际先进水平仍差距巨大。有专家呼吁,应让阅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数据

以色列人均一年读书超过60本

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首次发布我国阅读指数,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达80.3%;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和纸质图书阅读率均有所增长,达73.0%。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为80.43分钟,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0.70分钟,微信阅读时长为27.02分钟。人均每天读书20.38分钟,超一成(12.1%)国民平均每天阅读图书超过1小时。18~29周岁群体日均读书时间最长。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较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10.2%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还有5.4%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

中国国民纸质书的阅读量为4.66本,但这一水平与国际水平比较却是差距惊人。

有网络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以色列,平均每人一年读书量超过60本,俄罗斯和美国均在50本左右,而就算是我们的邻居日本也达到40本左右,韩国较少却也在10余本的水平。

在中国,往往有这么一种现象,从学校毕业以后,很多人都不再愿意读书了,甚至几年都不读一本书。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我们中国的人均读书量少得惊人。

4月20日下午,2017全民阅读趋势报告发布,该报告基于由新华网、亚马逊中国和全民阅读官方网站共同发起的阅读调查而形成,从阅读量、阅读时间、阅读介质、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场景、阅读分享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解读。报告显示,民众阅读总量稳步增长,56%的受访者年阅读总量超10本,纸电“一起读”趋势明显,社交平台成为读者分享阅读内容的主要渠道,基于社交网络的“一起读”方式成为数字阅读时代的独特行为。

趋势报告显示,电子阅读的普及率继续呈上升趋势,85%的受访者会“纸电共读”。年轻一代已成为电子阅读的生力军。选择电子书阅读器的00后占比高达71%,而50后只有25%,移动互联网的“原生代居民”对于电子书比其他年龄段更易接受,同时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付费购买电子书内容。

>>调查

西安过半受访者年阅读5本以上纸质书

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随机调查的30名来自各层次的市民中,读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有超过50%的受访者每年阅读5本以上纸质书籍,10%的受访者有阅读的需求,但因工作原因无法进行阅读,或只能通过电子产品进行碎片化阅读;而有20%的受访者年阅读量在10本以上,其中包括纸质书与电子阅读;有10%的受访者完全摆脱纸质书籍的阅读,而全部依赖于电子设备以及社交软件上的推送信息进行阅读。

上班族:精力有限,读书成奢侈

35岁的李先生是一家文化单位的员工,说起读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颇感惭愧”。

“根本没时间坐下来读书!”李先生称,首先,自己单位的工作本身就忙,经常要加班,每次就算空了下来,第一时间要做的自然是休息。而且,李先生的妻子工作更忙,他在工作之余还要忙于辅导孩子作业、带孩子上各种辅导班。李先生说,自己根本没有整块的时间拿本书去阅读,“我有时候休息的时候,闭着眼睛用手机放一会儿电子书阅读、或者其他娱乐节目,但往往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李先生说,读书是好事情,自己又在文化单位工作,自然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目前这样的现状已经好几年,估计还要持续下去,“但将来有了闲暇时间,我还是会去读书。”

采访中,像李先生这样的阅读受限者在中青年上班族中普遍存在,他们虽然有着读书的渴望,但却仿佛无能为力。有的上班族不得不转变了阅读方式,另一家公司的职员杨先生则喜欢上了手机阅读,他已经迷恋手机阅读超过5年时间,“已经不习惯拿着书看,手机上网几乎应有尽有,尽管对眼睛不好,但胜在可以随时随地抓住碎片时间看一会儿。”

餐馆老板:营业闲暇时间阅读

30岁的吴女士在城北开着一家岐山面馆,由于面做得好,人又热情,小馆子的生意是相当火爆。然而,在面馆柜台前的桌子上却摆着厚厚的一摞书,其中包括人生哲理、为人处世、经营管理以及情感小说等方面的书籍。

“这都是我们平时看的书,面馆不忙的时候就会坐下来看一会儿。”吴女士说,自己一直喜欢看书,而且喜欢手捧带着墨香的纸质书的那种感觉,但因为随时可能要招呼客人,自己整块的阅读时间较少,都是见缝插针地看一会儿,“所以我看书的速度很慢,一年看不了几本,最多也就五六本的样子。”李女士表示,受到她的影响,他的家人和朋友也逐渐喜欢上了读书。

退休工人:一年差不多读10本书

“小时候就喜欢读书,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年近70岁的老人孙先生是一名退休工人,在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他介绍,小时候能买到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是非常令人激动的事,多数是借朋友同事的。而随着年龄的增大,闲暇时间也慢慢多起来,经济上也宽裕了,书店里的各种书籍也越来越丰富,但上了年纪眼睛却越来越不好,兴趣再大也要适量,“所以,我现在每年要读差不多10本书,各方面都有,历史类、百科类、哲学类,小说类都有。”孙先生称,他平时也去参加一些戏迷活动、去打打太极练练身体,但更多的时间被他用来读书。

在校大学生:网络文学受青睐

小蔡是一名在校大学女生,除了学习之外,能拓宽知识面的课外阅读颇受同学们青睐。“除了与我大学专业课有关的书外,我每年要读一二十本书吧。”小蔡说,在她的同学当中,年读书量差不多都在10本以上,大家学习之余经常相约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小蔡称,时下网络文学盛行,虽然良莠不齐,但也不乏一些精品,从中也能汲取到营养,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网络上的一些娱乐文字也可以让人放松。

崔老师是一所高校的副教授,他的业余生活也多半与书为伴,“大量的阅读让我越发觉得自己的不足,教书育人,更需要涉猎广泛。”纸质书加上电子书,崔老师一年的读书量达到惊人的数十本,就连妻子都说他像个书呆子,却又常常被他的渊博折服。

>>分享

没有系统的阅读

哪来成型的思想

“每一个爱读书的都是有追求的人!”西安自达中学校长邵炳华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在他的带动下,自达中学师生中有着良好的读书氛围。邵校长表示,在这个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信息获取易如反掌,人们几乎每天都有喝不完的心灵鸡汤,但却没有滋养出安静与温和,反而多了些焦虑与浮躁,片面地把信息与知识混为一谈,自认为有知识而缺乏思考,没有了思考何谈思想;没有了思想,何来原创的思路解决自己独有的工作、生活等问题。

“毛姆说过,“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困惑与问题面前,思路决定出路,没有系统的阅读,哪来成型的思想。”邵炳华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思想发育史。碎片化的阅读,充其量就是一碟配餐小菜,要健壮成长自然离不开主食——名著与经典。用名著经典丰满思想,在问题与困惑面前自然不乏多元的思路。

邵炳华表示,爱阅读的人一般都能知动守静。丰富的阅读让他们的思想已经有了完整的雏形,使他选择之间有思路,判断面前知对错,是非面前懂取舍。在每一个大大小小的节点上,有能力去判断去掌控自我,并且有目标、有步骤,有思想激发出内在动力。邵炳华引用了贾平凹老师的一句话做结语,“只有当一个人读了书以后,对他的家庭、子女、财富、生命产生了影响,将阅读内化为一个人的生存需求,全民阅读才能得到发展。”邵炳华呼吁,让我们放下手机,静下来、慢下来、拿起书,从现在开始阅读吧。用人生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影响人生,让阅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成为生活的习惯。华商报记者 杨德合 摄影 陈团结

>>新华时评

假如孔子能上网

“世界读书日”前后,阅读又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有一种惋惜的声音时常响起,那就是批评数字化阅读方式让人趋向“读图”“读屏”“读视频”。我们不妨把时间倒退回去,回到莫说互联网,就连纸质书都没有的上古时代,看看当时的一位阅读者如何读书。

与我们身处的数字化时代相比,甚至与印刷术诞生之后的时代相比,一个事实显而易见,孔子并没有太多的书籍可供阅读。因为当时的“书籍”无非是简帛甲骨,或是青铜鼎彝,其记载的篇幅有限,而这样的载体,即使是汗牛充栋也好,是学富五车也罢,实际的字数也未必能有成百万或上千万字。由此可见,在那样的年代,孔子的阅读是何等艰辛与可贵。

假如,孔子置身当下,能够上网,面对网络上“浩如烟海”的电子书,以及书店里“铺天盖地”的纸质书,他或许会有一时迷惑,可能也会有选择困难,但是他一定会奉行“吾道一以贯之”,坚持自己的阅读之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时,他也不会只在互联网上发帖点赞,没准会与同时期的哲人建个群,聊聊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假如毕竟只是假如,现实生活中,数字化阅读在给读者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会出现碎片化、实用化、娱乐化的倾向,以至于像认僻字、诵诗词的“寻章摘句”和“记问之学”,在以往仅是学人入门的台阶,现如今已升任公众追捧的对象。这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谛相去甚远,也启示我们在全民阅读的道路上还要努力前行。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李毅当选渭南市市长

华商报渭南讯(记者唐保虎)昨日下午,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李毅为渭南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毅,男,汉族,1970年7月生,陕西省岐山县人,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1月加入中...

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岐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