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当代织女的执着追求◎董建敏 段序培

宝鸡日报 2017-11-02 18:29 大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反映了农耕时代男耕女织社会分工的普遍状况;“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生动描摹了传说中织女勤劳织布的忙碌场景……几千年来,历史的长河在“日月如梭”中流淌,在“人流如织”中演进,人间温暖饱含着劳动人民的辛勤纺织,这都让织布这一古老工种打上了历史的烙印,承载着生活的艰辛。

手工织布在我国历史悠久,织出的布又被称为“老粗土布”,原料以棉、麻为主,是劳动人民世代沿用的一种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千百年来老百姓几乎都穿着这种手工土布衣服。在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手工织布因生产效率低,劳动成本高,已慢慢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如今,会织布的人越来越少,木质手工织布机也渐次退出了历史舞台。每当听到老织布机发出的“唧唧”声,总会让人联想到“家家纺织,机杼相和”的时代。日前,在岐山县青化镇,笔者有幸听到了那有节律的织布声,看到了几位“当代织女”的劳作场景,见识了这种传统作业在民间流传几千年后焕发的新韵。

传承老手艺

百年机杼重焕新姿

一个秋日的午后,在青化镇中心市场一家手工粗布加工作坊内,几台木质手工织布机正欢快地“吱呀”作响,几位女工熟练地踩蹬着织布机踏板,手中的梭子穿来穿去,细心地编织着经纬线。45岁的杜亚萍不时指点着她们作业。但见她们一手扶着织布机,一手拿着梭子,伴随着脚底有节奏的踩踏声,梭子飞快地在细长的棉线之间来回游走,手脚配合,布匹的长度也在不断延伸,展示出一幅“当代织女”生动传神的织布劳作图。

杜亚萍是地道的“西秦巧娘”,她从16岁开始便跟着奶奶、姑姑学做刺绣,靠着一双巧手很快掌握了这门技艺。为了维持生活,她经常带着自己做的门帘、枕头、布老虎、鞋垫等刺绣品赶集,手艺也越来越精湛。 2010年,她在镇上租了个门面房开起了刺绣店,又经多次外出学习,结合苏绣,做出了乡土气息浓郁,又寓意丰富、不乏创新意趣的工艺品。随着人手的逐渐增多, 2015年杜亚萍成立了刺绣专业合作社,带着村里和附近的姐妹们一起做手工艺品。

后来,杜亚萍了解到,目前在宝鸡,手工织布作业几近绝迹。为了传承这项传统技艺,今年 4月份,杜亚萍想方设法买回这些织布机,又从外面高薪请来老师,带着姐妹们开始了织布作业。这些织布机是她从不同的地方“淘”来的,每台机子都使用了上百年,外表看起来虽然破旧,但依然坚固耐用,织出的布匹既结实又素雅。杜亚萍还不断创新,增加色彩图案,制作的床单、枕巾等很受人们喜欢。

一丝不苟

78道工序见证“工匠精神”

手织老粗布工艺极为复杂,从彩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刷布、穿缯、穿绳、织布等步骤,到做出成品总共有大大小小 78道工序;其中主要工序有 10道:纺线、打线、整经做纬、整花形、刷布、闯杼、打穗、织布、了机、修补。而其中的“织经”过程尤为复杂, 1米宽的布,共有720根经线, 720个缯,光绑头就需要两天时间;一匹布 64米,需要普通织工一个月的连续作业才能完成,而制作一幅床单需要 7天时间。

下午,杜亚萍在自家院子里“经线”。在特制的金属架子上固定着 50个锭子,根据“经线”的需要,她在 35个锭子上穿上棉线,就在两组锭子间不停地来回走动绕线;几十根棉线在她手中收放自如,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等绕好一把线团后,再将其一根一根接到织布机上,用形似篦子的工具一点一点地分开、捋顺,这个过程不能有任何疏忽,否则棉线缠在一起就麻烦了。这些工序可谓是真正的“一丝不苟”,考验的是人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精神,若有一根线套错或者断线,整块布可能就织不起来了。此外,几个人之间的协作也很重要,没有默契的配合也是完不成这项工作的。

上世纪 80年代后期,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手工粗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杜亚萍不仅将这项古老技艺传承了下来,还进行了革新。在她看来,手工粗布不仅质地柔软、不起褶皱,还有不褪色、不起球、耐水洗等优点。以前的粗布多为格子图案,颜色也单调,但如今这些“织女”的作品,条纹、花色都更为丰富。手工织出来的布匹,虽没有机织布细腻,但拿在手上却很有质感;配上几种颜色的棉线,既显素雅也不单调。

前来采风的岐山文化人杨智文观摩了整个过程后赞叹道,这些“当代织女”如此细致敬业,不仅传承了古老技艺,还

有所创新,看来这一传统工艺还大有可为。

扶贫帮困

残疾人也能自食其力

如今,合作社已发展至 40多人,大多为农村留守妇女,其中还有不少残疾人。这几年,杜亚萍看到这些留守妇女农闲无事可干,便邀请她们加入合作社,手把手地传艺,带着大家一起勤劳致富;她还招收了村内和周围的一些家境困难的残疾人,学做手工艺品和织布,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脱贫。杜亚萍的女儿李凤娇今年 23岁,大学毕业后就跟着她学手艺,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各项技艺,成了她的好帮手,年轻人的新思维和理念也能给这项老手艺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意。

在这里,不仅有聋哑人、肢体残疾人,还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杜亚萍都一视同仁,耐心地教她们手艺,让她们自食其力,重拾生活信心。村里有个乳腺癌患者,四年前找上门,说想跟着学手艺,要维持生计,杜亚萍就手把手地教她;这个患者的婆婆身材矮小,70岁了,杜亚萍也让其过来做些活,补贴生活,争取早日过上好日子。

百年机杼仍在运转,勤劳的日子还在穿梭,锭子上缠绕着她们执着的生活追求,经纬线编织着她们朴素的幸福梦想;“当代织女”们的劳动,是古老技艺连接现代文明的缩影,也是民间传统延伸发展的尝试。

新闻推荐

跨国采购会上的宝鸡人

本报记者杨楠张帆10月30日至31日,第六届中国西部跨国采购洽谈会暨中国(宝鸡)国际工业品采购展览会在宝鸡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0多位海外买家代表和跨国采购商,来到宝鸡“...

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岐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