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宝鸡周礼文化成风化人

陕西日报 2017-07-20 07:05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帅 通讯员 龚晓辉

宝鸡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历经3000多年的德行浸润,周礼文化在陈仓大地成风化人,塑造了宝鸡人“崇德尚礼、和谐包容、闻鸡起舞、开放创新”的精神风貌。新的历史时期,宝鸡市把周礼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广泛开展“学礼、弘礼、尊礼”三礼进社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社区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学礼:

深挖“根脉” 讲好“周礼故事”

周礼文化以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文化魅力,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宝鸡深入挖掘周礼文化精髓,精心编写《岐山周礼文化丛书》《周文化管窥》等周礼文化普及读本,制作了周礼文化主题的微电影、戏曲、话剧等文艺节目,向社区居民免费配发和展播。

宝鸡市依托“中国先秦史周文化研究基地”,建立了一支百人的由中、省、市著名专家学者教授、社会贤达等为主体的周礼文化骨干队伍,通过举办周文化艺术节、周礼文化研讨会、周文化和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等,深入阐释周礼文化。同时坚持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在社区讲好“周礼故事”的基础上,不断向学校、企业、农村等领域拓展延伸,传播到公园、广场、集市、景区等群众聚集的场所。结合“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在周礼文化氛围浓厚的岐山县凤鸣镇八角庙村、京当镇小强村、青化镇焦六村等传统村落,建立了一批弘扬传承示范基地,建成了一批“周礼文化”主题村史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陈仓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弘礼:

注重“融合”树立“规矩意识”

宝鸡市汲取周礼文化中“重诚信,守规矩,尊礼仪,知廉耻”等有益的文化资源,发动组织居民、村民民主协商,结合西府公序良俗,在社区、农村制订居民、村民公约,让民众自己定规矩、守规矩,引导民众遵规守礼、知行合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规范民众的言行。

广泛开展“传承弘扬周礼文化,纪律规矩伴我行”活动,分别修订蕴含周礼文化精髓的行为规范,在社区针对家庭、父母、子女等不同角色和公职人员、企业员工、学校师生、退休职工等不同人群,通过办好“道德讲堂”、开展民俗节庆活动等,教育社区居民和干部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以周礼文化为主题的“晒家风家训”活动,通过重塑经典立家风、立体宣传亮家风、多彩实践育家风、常态普及扬家风等形式,广泛征集了一批既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体现周礼文化、彰显时代精神的优良家训,编印成《好家训集锦》《好家风故事集》《好家风激励我成长作文汇编》;征集“家风好故事”,组织召开“家风家训与社风民风”座谈会;通过歌曲、朗诵、快板、小品等多种形式,诵读优秀家风家训,在社区形成了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岐山县还邀请书法家书写优秀的家训,进行统一装裱,悬挂在村民家中,进一步扩大了优秀家风家训的影响力。

尊礼:

坚守“礼数”彰显“周礼魅力”

周礼以“敬天、尊祖、孝亲、保民、尚贤、重教、贵老、慎罚、明德”为价值观,宝鸡市坚持周礼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去伪存真,做好周礼在当代的转化运用。开展了以“传承周礼·德润西岐”为主题,“礼仪之星”“爱亲敬老之星”“诚实守信之星”等“向礼仪之星看齐”学习交流活动;“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推荐评议和“文明小区”“文明楼宇”“五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传承民俗节庆礼仪,在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我们的节日”和五一、七一、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活动中,植入周礼文化元素,将富有周礼文化特色的满月礼、婚嫁礼、祝寿礼等民俗礼仪进行展示,引导社区居民和干部群众学礼用礼。同时,部分乡村结合实际,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成立“红白理事会”,有效地促进了乡村向上向善风气的形成。

宝鸡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社区周礼特色文化。以“邻里守望”“三关爱”等为主题,组织了“进基层社区,讲周礼故事”“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耀西岐,同心共筑中国梦”“情暖冬日,关爱他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彰显周礼文化的时代魅力。在社区服务中心、休闲广场、出入口等公共场所和人流密集区,建设周礼文化墙,设立“善行义举榜”和大型雕塑,制作“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宣传栏,通过歌谣、快板、微电影以及书画、摄影、楹联、文学作品、刺绣、剪纸等多种形式,对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宣传褒扬,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新闻推荐

坐上高铁去旅游

宝兰高铁7月9日开通后,大大缩短兰州到天水、西安、新疆等城市的时间,很多人也开始乘坐高铁去旅游,无论长途游还是短途都乐此不彼。交通往来的便利不仅助推了短途游,还提升了甘肃、青海、新疆、西...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