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皮(外一篇)
我以前不怎么吃凉皮,不是不喜欢吃,实在是吃不饱,又觉得没有什么营养,就以无所谓的态度坦然对之。遇到也就吃两口,几个月不吃,也不会想起去吃。
在新疆十年,早已不记得第一次吃凉皮是何时何地,大概不外乎上学时在老满城。大学校园里有个四合院,内有饭馆几家,其中就有一家回民凉皮店。大约吃烧烤时,吃过一两回也说不定。
那些年饭量大,一碗两碗凉皮吃下去根本没感觉——感觉不到饱,即便饱了,也不耐饿。常吃,倒是最近的事。人的饮食习惯,确实可以改变。如我,以前不吃葫芦瓜,现在也吃了。
现在吃凉皮,不是因为饭量变小,而是不以凉皮为主食,作为一盘菜,凉皮也是美味的。我有个同事,喜欢吃凉皮,尤其酒后第二天必定要吃一份凉皮,精神才能恢复过来。这样的习惯,我也已经见怪不怪。我就遇到过酒醒后要吃拌面、吃汤饭的。凉皮也只是其中一种。
因为和那个同事经常一起吃饭,他以凉皮为菜,我也就吃得多。在伊犁,六十六团的凉皮是公认最佳的。而我在七十七团,相距两百多公里,常吃是不可能的。所以周末回市里时,就和朋友一脚油门一踩——到六十六团吃凉皮去。第一次在六十六团吃凉皮,是准备去赛里木湖,早饭特意未吃,只为专门绕道去吃凉皮。那真是一次大惊小怪的嘴馋之旅。
在六十六团,卖凉皮的小摊实在多,友人熟门熟路,知道哪一家最受欢迎。待坐定,五份凉皮端上来,拌过之后即朵颐起来,此时刚过上午十一时,但来来往往的人已不少,多是打包带走。我大惊小怪就在此,买凉皮者,都是十五份、二十份地买,两手拎着,一脸满足。和摊贩闲聊才知,这样的客人他们每天都要遇到很多,老来吃凉皮的早已见怪不怪。
到陕西去,就是奔着美食而去,也是乘兴而来乘兴而归。陕西凉皮,名声在外,我却没吃,现在想来还追悔莫及。想必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就算是在新疆,凉皮也是各具风味,伊犁凉皮和石河子凉皮不同,石河子的和克拉玛依的也不全一样,克拉玛依的和昌吉的味道之不同,有心人都是不难发现的。
我吃凉皮还喜欢喝凉皮汤。有经验者就告诉我,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凉皮虽薄,凉皮汤的厚重却值得细细品味。
油泼扯面
在乌鲁木齐市下了飞机,回伊犁还得转一趟火车。可见伊犁之远,这是又一次去北京的感觉。
进火车站前,照例要去吃一碗面,或拌面,或炒面,或炸酱面……多年养成的习惯了。这回也一样。
这回不一样的是,吃饭时却走进了一家岐山臊子面馆。进去才知道这里没有拌面,就要一碗臊子面也不错。岂知刚开口要臊子面,店家却建议我来一碗油泼扯面。有点好奇,想想反正也没吃过,就来一碗吧。
面上来得很快。里面还有数丝青菜和豇豆。搜罗记忆,确实没吃过油泼扯面——上回在三秦大地待了那么久都没吃过——更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尤其扯面之扯,怎么扯的呢,搞不懂。
还有更搞不懂的:扯面里怎么会放有豇豆。偏偏是豇豆,而不是其他什么豆,我姑且当作是大师傅随手放进去的,只因彼时手头恰无其他绿色蔬菜,且以豇豆替之,却没想到会让人耿耿于怀。
乡谚有云:豇豆下挂面,两不沾。这是我从小听到大的,近些年在新疆少听到了。但偶尔一回吃拌面见炒菜里有豇豆都稀罕得很,除此,吃过的其他的面和豇豆都是“不沾”的。
这回吃到的油泼扯面算是意外一种。
店家毕竟还是自信的。她敢于推荐,应该是有独到之处的。入口果然不错。岂止不错,简直很好。大口朵颐。吃了一半,又舀了几勺油泼辣子,吃得更过瘾了。忍不住就“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了。
这次到京,算是参加同学聚会,于是发个油泼扯面图片到班群,不想有同学问,油泼扯面是什么?我回答不了。
是啊,油泼扯面是什么呢?一个大份没吃饱,继续要了个陕西肉夹馍食之,大饱。
新闻推荐
住院也不耽搁扶贫的事——记岐山县故郡镇索王村驻村第一书记赵伟
本报记者孟民“他虽说住进了医院,但挂完吊针就去村上了。他把扶贫的事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6月14日,是赵伟住院治疗的第五天,他的家人对记者说。“组织派我到村上,我就要想法子给群众办实事,...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