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的奇葩——岐山臊子面
□ 杨青峰
岐山臊子面是成长在周原厚土上的一朵瑰丽奇葩,是周文化滋养起来的饮食文化佳肴。她的鲜明风格和独特风味,就是脍炙人口的“九字谣":“薄劲光,煎稀汪,酸辣香"。前三字是对面的概括和要求,中间三字是对汤的概括和要求,后三字是对味的概括和要求,这三个层次形象而艺术地体现了臊子面内涵与外延的高度契合,包涵了物质的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实现了饮食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对岐山臊子面最为经典的总结、提炼和升华。
“民以食为天"。我国的农耕文明发展为饮食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饮食文化的历史看,原始饮食行为只是人们的生理需求和生理行为,仅仅是为了吃饱肚子,求得果腹而已,并不具备文化意义。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物质生产相对丰富起来以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创造、向往、追求,逐步上升到文化层次也就是精神层面。
饮食行为上升到饮食文化需要几个条件:一是物质条件。生产力的提高,物质的丰富,食用的东西多了,人们不再为饥饿而熬煎了,才可能有精神意识和高层次的追求即文化需求。二是文化内涵,即人们受所生存的文化生态熏陶,附着于饮食中的情感、意识、寄托、寓义、追求、讲究、氛围等等,通过饮食活动营造愉快和谐气氛、增加审美情趣、提高欣赏能力、表达创造生活的理念。三是烹饪制作的技术以及知识规范,是指加工制作的技艺和技术含量,包括操作流程、器具、餐具、饮具等工艺创新和规范。四是要有典型食品或者重点食品的典型性,以此形成系列产品以烘云托月,而且能够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完美结合。
岐山臊子面不仅是饮食产品,也是文化产品。先从物质条件方面看,“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岐山是姬周创业、发祥之地,是“周礼"滥殇之地。岐山臊子面发端于西周时期,相对以往周人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开创了历史新的里程碑,其辉煌照亮了我国近3000年农耕发展的历程。再看文化内涵,岐山自古就是“周礼之乡",周人的“德治"和“礼乐文明"直接孕育了岐山臊子面。岐山人的饮食心理、饮食意识、饮食行为以及所要求的伦理道德都来自周人的“制礼作乐",来自于周人的“天人合一"“敬德保民"的理念。
《礼记·曲礼》有这样的记载:大凡陈设饭席的礼仪,带骨的菜放置在左边,细切的纯肉放置在右边,饭放在人们的左手方,汤放在人们的右手方,烤肉放远些,醋和酱放近处,葱姜等调料放在最后边,酒浆饮料放在身旁右边。大家一起吃饭时,不要只顾自己吃饱,不要摩拳擦掌抢着吃,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专据食物,不要当众剔牙等。陪长者吃饭,要站起来敬酒,到长者座位处致拜,待长者辞谢后再回到自己座位。长者没有举杯,年少者不得先饮。对于长者的赏赐,少者不可推辞等等。这些礼仪在吃臊子面时表现得十分突出,如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家庭喜庆、招待亲友时的礼仪中,规范着饮食行为,表达出某种愿望和期待,调节着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
再看加工技艺和操作技术,即烹饪技艺和知识要领,或者工艺文化。岐山臊子面在这些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加工制作程序等都有严格要求和操作规范,且代有传人。这些都是世世代代岐山人不断传承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技艺传承、完善、提高的过程。
从岐山臊子面的典型性看,足以构成饮食文化产品的要素,而且十分典型,风味老到,特色鲜明,形象饱满,富含周文化所具有的“德"“礼"“和"“亲亲"“尊尊"等文化趣味。这些都概括在前面提到的“九字谣"里,人们一提起岐山臊子面就想到“九字谣",一说起“九字谣"就想到岐山臊子面,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总而言之,岐山臊子面产生在岐山大地,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具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浓郁的人文情趣,是生活在岐周大地的世世代代岐山人薪火相传精心呵育的精灵,是世世代代岐山人心灵里虔诚寄托的圣物,她不是一般意义上饮食产品,而是周文化濡养成长起来的一朵饮食文化奇葩。
各界导报社、政协岐山县委员会联合主办“挖掘传承周礼弘扬传统文化"征文
新闻推荐
社会各界伸援手爱心接力慰英雄本报讯(综合)近日,岐山县青年侯天祥舍己救人的消息传开以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岐山县委、县政府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指派有关部门对侯天祥家属进行看望...
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岐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