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历史上的乡镇设名看岐山的礼仪教化与传承

各界导报 2015-04-18 15:12 大字

  □ 詹生杰

《岐山县志》存世的最早版本当为明万历本,现存北京图书馆,岐山县档案馆仅有复印本一套,可谓岐山至宝。

该志成书于明万历18年即1590年,距今已400多年了,所以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中记述到岐山行政区划时有一页写道:元旧四乡名“尚善、怀贤、崇德、栖凤"。很明显,这四个乡名是明代沿袭了元代的名称,而据作者研究,此名甚至可以追朔到更早的唐宋。

岐山因为是周室的肇基之地,自然沿袭了礼乐文明产生的土壤,正是基于这种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才能产生这样如此深邃高雅又文化气息十分浓厚的乡名,历经朝代更迭而不废。以下是本人对这四个乡镇设名作的浅略分析。

尚善:尚有崇尚、提倡、推崇、弘扬之意。如果说对善要下个定义,就应该是凡对国家、民族、人民、社会、他人、环境等有益的人和事都应称之为善。善人、善举、善良、感恩、敬畏、孝敬、慈老怀幼等都是善,反之就是恶。尚善就是抑恶扬善,秉公行义,提倡真善美,反对假恶丑。“上善若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都是对善的诠释。

“人生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感动天!"如今一些人连百善之首的“孝"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谈“善"呢?善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大人做出榜样,使孩子从小立下“善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为孩子将来安身立命奠定基础。把“尚善"作为乡名,使一代人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向善的教育,也就有了文明礼仪的根基,这实在不失为高明之举。

怀贤:怀是怀念,贤是圣贤。是提醒人们时时怀念圣贤人物,聆听他们的教诲,崇拜他们,敬仰他们。岐山是历史上集中出现了一批影响中国历史的圣贤人物的地方,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从黄帝时期的岐伯、仓颉,到先周时期的古公亶父、王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召公奭、太公姜尚等,都是成长和活跃在岐山这块土地上经天纬地的圣贤人物。特别是周公的“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文化基因。作为“周公故里"“周礼之乡"的岐山向来民风淳朴,难怪唐代诗人谭用之感慨道:“秦无旧俗云烟媚,周有遗风父老贤。"诗人认定岐山人文明礼让、民风淳朴的根源是“周有遗风",当然也就是岐山人世代“怀贤"的结果。

我们说:不知古不足以言道论今,不知祖不足以继往开来!我们有幸生活在岐山这片圣土,能够近距离感受到周天周地周易周礼和元圣周公集大成的周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一种优越权利,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要能达到这个境界,则首先要“怀贤",心里装着他们,崇拜他们,敬畏他们,学习、传承、弘扬他们的思想。崇德:崇是崇尚、崇拜、尊崇,推重提倡,有讲究重

视之意;德就是道德、德行、品德。道德可以说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曾经生活在岐山的周文王和周公们,三千多年前就主张“厚德载物"、“以德治国"。正是在这样理念的坚持下,完成了伐纣灭商大业,也才有了周王朝八百多年的王朝统治。再看看当下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也是把德育放在首位。这和今天岐山精神中将“厚德"列为精神之首,与“崇德"异曲同工,不谋而合,这当然是对古老文明的传承和接力。

栖凤:栖是栖息、安卧,凤是凤凰,取“周文王仁德有凤鸣于岐山"之典故。“凤鸣岐山"是三千多年来的千古绝唱,这方面的论述很多,意思也很明显,笔者就不再赘述了。

从以上四百多年前乡镇取名到今天的“岐山精神",足可证明岐山对文明礼仪的教化和传承是由来已久的。也愿这种教化传承的种子能够开出灿烂的文明礼仪之花,进而结出累累硕果。(作者系岐山县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岐山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新闻推荐

渭南政协把脉秦岭北麓环境治理张望荣渭南市

渭南政协把脉秦岭北麓环境治理本报讯(张望荣)8月6日,渭南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到华阴县、华县等地,调研秦岭北麓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市政协副主席王健带队。调研组详细查看了植被损坏...

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岐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