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英明村的山野菜火了

陕西日报 2017-06-13 06:52 大字
本报记者李向红

张亚丽一家是千阳县水沟镇英明村的贫困户,8岁的女儿因病长期需要照顾离不开人,丈夫在外打工,儿子上学,家里的生活成了大问题。自从接受了山野菜采摘扶贫帮扶项目,她家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个把小时割下的水芹菜,交售给家门口的驻村企业宝鸡天力德食品公司,就能获得200多元的收入。张亚丽一家只是英明村采摘帮扶项目受惠的其中一户人家。

英明村,有480户1852人,贫困户139户463人,居住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2016年2月,县统计局副局长张小波被选派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工作组组长。面对实际,张小波带领工作组人员结合村里情况,确定了长远发展核桃、苹果栽种与短期发展山野菜采摘相结合的脱贫思路,并很快成立了金田源合作社,与驻村企业宝鸡天力德食品公司联合开展山野菜的加工生产,促农增收。他和村“两委会”成员一手发动群众进山采摘山野菜,一手协助企业制定科学的收购计划,确保收到的山野菜品质最佳。收购山野菜品种也由原来的5种增加到现在的23种,生产季由3个月达到了8个月,当年实现收入160万元,让30多户没有收入来源的贫困户有了自已的增收渠道,就连村里的老爷爷、老奶奶也采来槐花、苜蓿、桐花等野菜,每天在家门口挣到五六十元钱,这是他们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

“英明村山好、水好、空气好,出产的山野菜绿色无污染,非常受城市人欢迎。”北京客商杨先生和天力德食品公司在合作中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他表示,英明村的山野菜是原生态有机食品,他们将会加大对英明村山野菜的销售力度。“从村民处收购的鲜菜针对不同山野菜品种,每公斤1至5元不等,最贵的羊肚菌每公斤12.5元,村民交售山野菜人均每天可挣五六十元,最多的每天可挣到200多元。”宝鸡天力德食品公司总经理贾宝红告诉记者,该项目利用了英明村丰富的野生蔬菜资源,建立起野生蔬菜加工产业。同时,村民也可以在公司打工,公司为大家提供就业机会。

朱玉英是英明村的村民,丈夫常年在外务工,照顾2个学龄孩子和瘫痪婆婆的重任落在了她一人的肩上。丈夫的收入远不能满足家里的支出,家里一直很困难。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朱玉英获得了在天力德食品公司厨房工作的机会,负责为公司员工准备每天的工作餐。朱玉英说:“在这工作,一个月收入有两千多元。三顿饭做完我就回家去了,不耽误我伺候婆婆、照顾孩子和家。”

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看到英明村人因为采摘山野菜,获得了实惠,个个羡慕不已,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马楞村、白村寺村、高明村、罗家店村的村民们加入其中,带动了更多的人走上勤劳致富的路。

现在,英明村让贫困户有了自已的短期增收渠道和长期致富产业:有百余人在华圣、天力德等驻村企业打工,30多人在村办砖厂务工,还有30多人在村合作社务工。

从草木复苏的3月开始,英明村的村民们便每天挎着篮子、背着袋子在山沟里、田野里,采摘野生红芋苗、羊肚菌、荠菜、苦苣、野油菜、苜蓿、香椿、蕨菜……回来后交售给食品公司领回现金补贴家用。而这些英明村人最常见的山野菜,乘飞机、坐火车来到了大城市,成为了城里人餐桌上备受喜爱的香饽饽。

英明村的山野菜火了,村民们笑了。

新闻推荐

清单管理点燃追赶超越激情—— 千阳县推行“一单两图三评五星”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本报记者庞文渊连日来,记者在千阳县的项目建设现场、脱贫攻坚一线等地,随处可看到党员干部比拼争先的忙碌身影。这一追赶超越的生动局面,得益于县委、县政府推行“一单(清单管理)、两图(清单路线图...

千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千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