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看千阳金融咋支农

陕西农村报 2015-12-09 17:42 大字

■罗晓峰 王鸿钢

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原丘陵沟壑区西部,总面积996.46平方公里,辖7镇98个行政村,总人口1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山区、农业、贫困”为其基本特征。面对县域面积小、经济总量小、金融机构少的实际,在促进金融服务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工作中,人行千阳县支行主动跳出“小”天地、树立发展大理念,坚持把支持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民生金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项信贷政策要求,不断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覆盖面,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积极的金融支持。

目前,千阳县有人行、农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信社、人保财险公司、人寿公司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25个。截至2015年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75亿元,较年初增加1.28亿元,同比增长11.2%。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拓展有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玉米保险、小麦保险、森林保险、苹果保险,覆盖了县域农业产业主要的种养品种,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支持新型农业

一是发挥平台优势,畅通政策传导渠道。以金融工作座谈会、联席会和集中宣传等形式,及时向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大力宣传稳健货币政策,积极主动为地方政府当好政策“参谋”,正向引导社会舆论,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执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积极寻求宏观调控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合拍”,交流银企合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银企沟通、银政协作搭建平台,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二是强化窗口指导,合理引导信贷投向。结合实际,及时制订了《金融支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指导意见》、《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千阳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千阳县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等金融支持三农工作的文件,依据全县信贷需求和有关政策,制订了《货币信贷增长指导意见》等促进涉农信贷的有关文件,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夯实县域农业基础、做大县域工业规模、做强县域特色产业为切入点,适时调整信贷结构。

三是用活政策工具,提高政策执行绩效。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向上级行争取额度,以优惠利率向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1亿元,壮大支农实力,并要求信用社落实政策红利,让利社会。指导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鼓励农业银行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

四是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不断加大支农力度。以县上确定的五大产业为主导、海升现代果业建设项目等为龙头,“锦泰农业示范园”、“种粮大户”等示范活动为载体,建立了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主办银行与人行签订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银行工作承诺书,并与其自主选择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了“业务合作框架协议”。每家金融机构选择“领养”一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至少确定一个金融扶持示范户,至少推出一项创新金融产品,为其提供符合实际需要的全套金融服务。协调督促县邮政银行回归信贷业务,开办支持种养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增加了对县域的信贷投放。指导县农行及时跟进支持海升集团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实信贷资金1.5亿元。

五是引导信贷产品创新,着力解决贷款难问题。支行领导带领县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主要负责人及信贷人员,先后深入县域20多家小微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实地考察、现场参观,面对面、说实话,调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全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贵问题。年内2次召开千阳县银企对接会,县信用社、邮储银行以多媒体形式推介了信贷产品,现场签约贷款意向2.6亿元。邮储银行特别向与会的种养殖大户推介了全省开办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高度重视因农村抵押物不足而出现的“贷款难”问题,指导县农村信用社进行深入探索,试行开办了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办理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笔28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3笔480万元。采取活体抵押和专用设备抵押方式为绿源、八戒、新绿等奶牛养殖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150万元。

六是着力修筑惠农支付“高速路”。努力创新金融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的新途径、新模式,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全县已命名“银行卡推广应用示范镇”2个,“银行卡推广应用示范村”10个,创建县城西大街、东大街为“银行卡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在全县7个镇、98个行政村建立银行卡助农取款网点369个,177个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已发展成为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做到了村民养老保险缴费、领取,以及取款、转账、汇款足不出村,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同时,积极发展农村手机支付业务,开通手机支付业务14678户,交易笔数42302笔。

由于金融活水浇灌精准,千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几年来,立足县情,不断创新,走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全县流转土地6.8万亩,占总承包耕地的26%,引进培育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96家,经营方式由家庭经营为主逐步向多形式、多领域转型发展。

目前全县共发展种养大户481户,其中种植大户309户,面积3.3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其中海升、华圣、锦泰、大地丰泰、中加有机肥等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培育有机王蔬菜、天山香瓜果、千山薄皮核桃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发展家庭农场15户,经营面积5715亩,主要从事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全县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81个,注册资金1.88亿元,入社社员5764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调查显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以下制约:

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不规范,制约金融支持。目前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处于发展初期,管理松散,抗风险能力较弱。由于县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都是家庭式管理,内控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体制,大多无长期规划,注册资本采取申报制,金融机构难以准确判断其经营实力,影响了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

二是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物,难以满足银行信贷条件。县域新型农业主体尚处于初期阶段,生产规模较小,缺少有效的固定资产作为抵质押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仍然面临一系列法律政策层面的障碍,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市场化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尚未形成,抵押资产处置机制尚未建立等。

三是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当前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农村经济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相称。农业是弱质产业,受市场和自然灾害“双重风险”,农业保险费率偏低,经营风险高,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办农业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农业保险发展滞后,能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优良品种少,政策性农业保险仅覆盖有限的种植和养殖行业。农业保险涉及千家万户,承保面积、保费、保额、户数、投保人、保险机构、政府部门都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核损定损理赔的压力很大,农民对农业保险产品也缺乏认识,业务难以开展。

对策与建议

一是解决抵押登记问题。尽快出台林权抵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管理办法,使之具体可操作,加快抵押登记的步伐,以利于“三权”抵押贷款的推广。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条款,对“三权”抵押贷款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明确。

二是从法律层面上对“三权”抵押进行规范确认,打消行业监管部门和银行的思想顾虑和观望心理。同时,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也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助于保障抵押权人的合法利益。

三是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开设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保险品种,扩大农业保险范围、规模,对农业经营风险形成的损失进行适当的补偿。二是建立涉农贷款风险缓释资金,支持银行按照5~10倍放大投放贷款,以此撬动更多资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公司担保(或基金担保、经营户担保)”等方式,在贷款发生违约或银行机构处置抵押权出现困难时,实施抵押物收购或进行损失补偿。

四是积极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促进银企融资良性循环,依法加大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政府、工商和执法部门与银行应建立协作机制,联手防范打击各种形式逃废金融债务的不法行为,从源头上控制企业逃废金融债务。G

新闻推荐

千阳脱贫工作蛮拼的

李丙智培训。田间大学。本报记者王根平发展农业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如何解决贫困户发展缺信心、依赖救助多;经营缺劳力、作务缺技能、产业缺项目等困扰,千阳县农业产业脱贫走出一条新...

千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千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