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园,如何做成大产业?小果农,如何对接大市场? 陕西苹果产业的“大”与“小”
本报记者 卢新智
小果园、小果农一直是困扰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大问题。在苹果十分热销的情况下,小果园、小果农的问题似乎并不明显,但一有风吹草动,隐性的问题就彰显出来了。小果园、小果农抗御风险的能力太弱小了。
提起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砍树事件,许多果农还心有余痛。那时候,陕西果农就因为苹果卖不出去而大面积砍树,改种其他农作物。这完全是无奈之举,因为苹果由每公斤1.8元左右下跌到0.6元-0.7元,连成本都不够啊。最后,成箱的苹果摆在马路边,8分钱一斤都没人要。加之多次出现果树病虫害,果农束手无策,农药化肥乱用,导致“赔了夫人又折兵”,眼看着果树逐渐枯萎,最后只有一砍了之。
“千军万马闯市场”,曾经是一种褒义词,形容果农的市场意识很强,但很快便被经济学家定义为贬义词了。因为起初的对外推销,很快便演变为互相压价、互相拆台、互相厮杀、恶性竞争,最终声誉扫地,自毁前路。乾县薛录乡果农魏文显说:“那些年苹果没务成,还与务苹果的亲戚结了怨,真不值啊!”
一次次教训,一次次阵痛,陕西果业逐步总结出了华圣果业“公司+基地+会员果农”、海升集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等模式,实现了“企业管两头,农民管中间”,既有效规避风险,又有力对接市场,从而实现稳步良性持续发展。这看似简单的运作模式,却是陕西苹果解决“大”与“小”问题的必由之路和现阶段最佳选择。其实,这一模式也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近或接轨。
散户的小果园,通过土地流转,交给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管理,散户除每年收取佣金外,还可以入股,也可以当职业农民,收入双保险。
日前,记者在千阳县海升万亩苹果新技术示范园区,见到了一大批从邻近外县前来参观的果农。一排排整齐的水泥立柱上,绑着枝叶繁茂的苹果树,株与株之间密集,行和行之间宽阔,树形呈纺锤状。凝结着现代农业先进技术集成应用的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定植当年即可开花结果,3-4年就进入盛果期,亩均收获4000公斤至5000公斤成品果,产量比传统果园高5倍。更为重要的是果园便于机械化管理,以及水肥一体、病虫无害化防治等技术应用。
全程机械化不但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而且种植出来的果实具有结果早、糖酸度高、大小均匀等特点,优果率也大幅提升。陈仓和凤翔的几个果农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到这里一看,令人大开眼界。我们的小果园小作坊式的老模式,太落伍了。”“苹果的高科技发展太快了,我们看都看不懂,也投资不起,回去我们就交给公司托管,不然一点出路都没有啊!”
“今年急剧变化的苹果行情,给果企和果农都上了一堂最生动的课。”海升公司马总对记者说,苹果产业高位运行近20年,最近突然出现了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境况。先是果农全都赚了个盆满钵满,接着却是果企承担着高库存和高成本。试想一下,假如没有龙头企业和大公司承接并消化销售压力和市场风险,广大果农恐怕都要向隅而泣了。去年苹果收购价上涨59.7%,而近期销售价却跌幅逾半,眼下受西瓜等时令水果冲击而继续滞销。长期受惠于果农的骨干果企,也心甘情愿地为果农分忧。市场的风起云涌,使小果农对大公司的依赖度骤然猛增。
最近,中国苹果经过17年磋商,终于打开进入美国市场的大门。然而,这又给陕西果企和果农上了一堂生动的课。17年磋商的背后,是17年的艰难谈判,更是17年的实力博弈和智慧比拼。唯有大公司才有对接大市场的实力和条件,如果不面向国际大市场,陕西苹果则根本走不远。
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水果市场,但长期以来,一直禁止我国苹果进入。6月初,首批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苹果,却是山西运城市万荣县的苹果。这让一直跃跃欲试出口美国的陕西苹果,大跌面子。但是,这一出乎意料的现状,必将促使陕西苹果人在惊醒中反思,在反思中奋起,在奋起中直追。据悉,在明后年,陕西苹果将有望出口美国市场,因为陕西苹果一直在参与,一直没有放弃努力。
当下,陕西苹果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坚信,只有依托龙头企业和大公司,才能做大做强生产示范、节会展示、交易仓储、物流配送、农资交易、产业加工、科技研发、文化展示、配套服务和金融服务等,才能搭建高端果业信息平台,构建基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可追溯的质量检测体系,才能迅速扩大有机苹果基地面积,畅通陕西苹果出口通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强陕西在世界苹果产业中的“话语权”。只要不迷路,只要在路上,陕西苹果人做大做强的梦想,终会一一变为现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卫)7月3日,2015年宝鸡市清凉避暑季旅游信息会举行,宝鸡市推出了6个重点避暑县区、16个景区和7条避暑旅游线路。这6个重点避暑县区,分别是太白县、麟游县、眉县、凤县、陇县、千阳县。宝...
千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千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