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千阳:森林变成农民“活期存折”

陕西日报 2014-12-04 00:07 大字

    本报记者 王永锋 通讯员 王宏涛 鲍翊

眼下,正值植树造林时节。记者在千阳县柿沟镇看到,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正在热火朝天地冬季植树。村民杨晓波说,他一人就承包了500多亩地,计划今年冬季种1万多棵树木。

 40里荒坡变成“绿洲”

柿沟镇的山坡上,偌大的绿色屏障,令人惊叹不已。东西长20公里的绿色屏障,连绵起伏,600米高的山体,绿色尽染,蔚为壮观。据了解,这是位于千河之滨的北坡,横跨3镇11村。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沟壑连绵的荒坡。如今,成了巨大的绿洲。

“这是千阳造林历史上最难啃的骨头,在这坡上种一棵树,比在平地上种10棵树还艰难。”县林业局造林股股长李海强感慨道:“坡上没路,处处陡崖,加上土质坚硬缺水,即使种上了,很难成活。”

“一定要把‘硬骨头\’啃下来!”千阳县横下心来,由各级领导带领干部群众,一段一段地攻克。工具、树苗、水等,全靠人背肩扛运上山;坡面陡站不稳,就跪着挖坑、放苗、埋土、浇水;土质不好,就背着营养土上去换土……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千阳人硬是把40里的北坡染绿了!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林地64.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5%。

森林变成农民“活期存折”

长期以来,由于森林资源生产周期长,很难给林农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使林业产业经营受到很大制约。

2009年,千阳县出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严格按照“一事一议”、“四签两不准”制度要求,切实落实“六个不”程序,即群众不了解政策的不实施,群众不满意的不操作,情况不明确的不动手,参会人数达不到2/3以上的不表决,张榜公布有异议的不审批,权属有争议的不发证。高效、稳妥地进行了林地勘界确权、承包到户、纠纷调处、资料审核、微机录入、打证发证等工作,完成了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全县73.17万亩集体林地有了主人,并为林权抵押贷款打下坚实基础。

“林改把沉睡的山林变成了活资产。”县林业局局长赵迎喜说,通过林权抵押贷款,森林资源无须砍伐,农民就可以从银行借到钱,使森林变成了可以随时取兑的“活期存折”。目前,全县已累计实施林地抵押1.93万亩,贷款余额1137.5万元,有效地盘活了森林资源。

  经济林木变成“摇钱树”

千阳核桃有名,个大、皮薄、瓤饱、味香,每年都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收购,一般亩收入3500元,最高达到6800元。目前,全县核桃经济林面积已达到10万余亩。每到金秋,山川田野,一望无际的核桃树上,挂满了果实。

大地增绿,农民增收,让千阳形成了“绿”与“富”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县已建成草碧镇邢家塬、柿沟镇罗峪、张家塬镇半山等千亩以上新品种核桃基地8个,组建农民核桃专业合作社7个,注册了“千山香”、“扁豆福”2个商标。

建成新兴村、朝阳村两个规模化林木育苗基地,年平均育苗1100多亩,其中容器育苗3000多万袋,育苗户年均收入达5.6万元。同时,大规模推行林下生态养殖项目,全年实现产值6800万元。充分利用森林和湿地资源,开发了莲花山狩猎场,建成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年接待游客2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9亿元。

新闻推荐

千阳荣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本报讯(记者王帅通讯员胡小军兰斌)千阳县日前被农业部认定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也是宝鸡市唯一获评的县区。近年来,千阳县以“摸家底、抓规范、明产权、促发展”为主线,创新农村集体...

千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千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