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政教育之光在校园熠熠生辉 宝鸡实验小学思政教育侧记
李晓萍与学生一起交流童诗
在路边扶起摔倒老人并用自己的水杯为老人漱口、用双手清理老人呕吐物;在北京研学途中自发组织为长城“洗脸”;连续两届打破“一分钟双人毽子互踢”吉尼斯世界纪录;11岁少年阅读好书超1000册,被誉为宝鸡“小读书王”……这些小主人公名字虽不同,却来自同一个温馨温情的大家庭——宝鸡实验小学。是什么样的学校能培养出一批心中有他人,心中有信念的好少年?走进宝鸡实验小学,校长李晓萍向记者揭示了好少年的成长秘诀。
校园文化中的家国之光
据李晓萍介绍,宝鸡实验小学在育人环境上追求自然和谐,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渐渐受到熏陶,从而产生生命的唤醒与觉悟。因此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为核心,从宝鸡的历史价值中寻找元素,体现出实验小学传扬家乡文化的责任担当。学校建有讲述宝鸡历史名人故事的宝德园文化地带;有追溯炎帝足迹的神农园劳动基地;有解读青铜密码的鼎文化广场等;学校的扣子文化墙、家书文化墙、起点文化墙……每一面墙都成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习真实发生。学校就是用这种无声的语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宝小学子。
志愿服务中的关爱之光
该校政教主任刘巧红告诉记者,为引导学生树立志愿服务意识,懂得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学校成立了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目前学校共成立了五个“红领巾志愿服务岗”,分别是红领巾卫生岗、红领巾队刊岗、红领巾图书岗、红领巾“助残”岗、红领巾爱心岗。每年9月,学校都会接收新一批志愿者加入,他们以接力的方式一批批传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默默地在志愿者的岗位上奉献着、锻炼着、成长着,也享受着服务他人带来的快乐,志愿服务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了根。其中红领巾“助残”岗与宝鸡市爱馨心智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帮扶关系,积极开展关爱残障人员的社会实践活动,至今已经开展活动50多期。
坚持不懈中的理想之光
李晓萍说,理想的阶梯,属于坚持不懈的人。喜欢一件事容易,把喜欢的事坚持做下去却很难。为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有目标、肯努力的有志少年,学校开展了“坚持不懈学子奖”评选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活动坚持做下去。此项活动每半年评选一次,截至本学期已经评选到第九批。评选内容从最初不限制,逐步引导学生坚持“2+×”,即以阅读、运动为基础,再坚持自己喜欢的事;评选天数也从最初的21天,逐渐拉长到50天、80天、100天、120天、150天。学生在坚持中不仅塑造了品格,锤炼了意志,更点亮了理想之灯。
实践活动中的红色之光
刘巧红告诉记者,为党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下一代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在“传承红色基因”红领巾寻访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感悟红色精神;在“敬礼!战‘疫’英雄”活动中引导学生讲好英雄故事,传承民族精神;在“学英雄榜样,追民族之星”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岗位的劳动者为祖国繁荣发展作出的贡献,弘扬红色精神,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朴素情感也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扎进学生心中。
李晓萍表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仅仅是思政教师和思政课堂的事,而应该是所有教育人的事,是所有学科共同肩负的责任。学校就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将思政教育渗透于学校角角落落,贯穿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思政教育之光在宝鸡实验小学熠熠生辉。
本报记者寸向阳
新闻推荐
如果顾客在餐厅吃饭没有做到“光盘”,就有机器人发出报警,那一定会起到很好的监督效果。1月13日,记者在陈仓区东关高级中学...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