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接力寻亲76年

三秦都市报 2019-05-28 02:48 大字

这是一张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旧稿纸。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关于妹妹的全部身世信息,都被记录在草草的4行字中间。

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是一段遥远而漫长的兄妹情,也是一部辗转三地的家族记忆。如今,作为兄长的杨宣堂已经93岁高龄,他希望找到自己失散了76年的妹妹。“如果妹妹过得好,我希望她一直幸福。”他说,如果妹妹过得不好,愿意把她接回娘家一起生活。

杨怀秦是在几天前,才发现父亲珍藏了多年的“宝贝”。

那天,父亲从一个装药的盒子里,拿出一张残缺的纸,“这就是你小姑被送人时的情况。”杨怀秦72岁,是杨宣堂的长子。他小时候就曾听说过关于小姑被送人的事,但这张纸,他还是第一次见。

纸上的字,是杨怀秦的大伯所写,几个关键词是:松枝、属兔、9月26日生,1943年11月送人,(对方)在宝鸡卖纸烟和行商为业。

杨家祖籍河南温县。1942年,在那场因为饥饿带来的大逃荒中,一家老小沿陇海线,“扒着火车”到了宝鸡。孩子众多,吃饭成了问题。刚找到落脚的地方后,杨宣堂被介绍到一个工厂打工,他最小的妹妹松枝,被父母带在身边。

1943年冬天,杨宣堂回家后,发现妹妹不见了。这一年,妹妹只有4岁。

“迫于生计,妹妹被送人了,我听到这个消息,哭了好久好久。”昨天,在接受三秦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杨宣堂仍数度哽咽,泣不成声,“事实上,在那个年代,选择把孩子送给别人,就是给她一条生路。”

1948年,杨宣堂来到西安投靠表姐,随后进入一家百货公司工作,直到退休。

回到西安的杨宣堂,过得很不开心。“妹妹还在宝鸡,我离她更远了。”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回到宝鸡寻找,并将这件事讲给儿子听,希望儿子能记住,“在宝鸡,他还有个小姑。”

杨怀秦曾在宝鸡工作、生活了18年,“我把宝鸡市区跑了个遍,但凡遇到河南口音的老人,都会上去打听打听。”期间,他一直挂念着父亲的愿望,四处打听是否有条件相符的人家,一有消息,就会顺藤摸瓜去问,但是每一次都失望而归。

1985年,杨怀秦调到西安一所高校工作,也没因此而放弃。“比大海捞针都难。”十多年前,杨怀秦得到线索称,小姑可能已经在山西定居,他带着父亲,专程开车前往山西,但被对方否认。后来,父子俩又去了上海,依然没有任何进展。

如今,杨怀秦也退休在家,没能完成父亲的心愿,他总感觉有些遗憾。“希望能在老父亲生前,圆这个梦吧。”

如果您认识这个乳名为松枝的老人,或者知道一些寻人线索,请拨打本报965369新闻热线联系我们。

本报记者宋雨实习生叶璐

新闻推荐

没有华丽的伴奏团,唯有纯真甜美的歌声,在宝鸡市教育中心的报告厅内飞扬……近日,由市教育局举办的宝鸡市第五届中小学生合唱艺术节总决赛开赛,48支队伍同台竞技。最终

 “百灵鸟”深情歌唱5月17日,在宝鸡市第五届中小学生合唱艺术节展演暨颁奖大会上,1500多只“百灵鸟”在宝鸡市教育...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